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苏门长啸

苏门长啸

晋书.阮籍传》:“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,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。登皆不应,籍因长啸而退。至半岭,闻有声若鸾凤之音,响乎岩谷,乃登之啸也。”后以“苏门长啸”为啸傲山林,表示高士情趣的典故。唐白居易《秋池独泛》诗:“严子垂钓日,苏门长啸时。”清蒲松龄《为安方猷与孙惠公启》:“苏门长啸,响生林谷之风;书案频吟,光照芸窗之雪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引晋·孙盛《魏盛春秋》曰:“ (阮) 籍少时尝游苏门山,苏门山有隐者,莫知名姓,有竹实数斛,臼杵而已。籍从之,与谈太古无为之道,及论五帝三王之义,苏门生萧然曾不经听。籍乃对之长啸,清韵响亮,苏门生逌(yóu) 尔而笑。籍既降,苏门生亦啸,若鸾凤之音焉。”《世说新语·栖逸》亦载。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,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,登皆不应,籍因长啸而退。至半岭,闻有声若鸾凤之音,响乎岩谷,乃登之啸也。”

【今译】 魏时阮籍曾登上苏门山,见到一位隐士 (一说为孙登),阮籍与他谈论上古无为之道,及五帝三皇之义,隐士似乎并不在意听。阮籍于是对他发出长啸。音韵清越响亮,隐士只是微笑,阮籍回去下到半山,听到山上的声音像鸾凤的鸣吟,震荡岩谷,原来是隐士之啸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隐居旷怀,啸傲山林。

【典形】 半空鸾凤、半岭啸声、长啸发苏门、高士啸、鸾凤吟、鸾啸、苏门长啸、苏门啸、孙登啸、闻凤啸、啸向苏门、清啸苏门山、啸上苏门颠、长啸愧孙登、长吟感孙登、长啸作鸾音、阮籍长啸、逢苏门、孙登无语、山头学啸、苏门人。

【示例】

〔半空鸾凤〕 宋·陆游《次韵范参政书怀》之十:“剩欲舒怀答清啸,半空鸾凤愧孙登。”

〔半岭啸声〕 宋·陆游《林间书意》之二:“半岭啸声惊阮籍,要知天下有高流。”

〔长啸发苏门〕清·王夫之《夏日读史曳涂居闻松声》:“潮水孤琴传海岛,中峰长啸发苏门。”

〔高士啸〕 宋·陆游《玉芨斋书事》:“叔夜曾闻高士啸,孔宾岂待异人呼。”

〔鸾凤吟〕 宋·陆游《醉中作》:“清啸穿林鸾凤吟,草书落纸龙蛇走。”

〔鸾啸〕 唐·杨炯《群官寻杨隐居诗序》:“阮籍之见苏门,止闻鸾啸。”

〔苏门长啸〕 唐·白居易 《秋池独泛》:“严子垂钓日,苏门长啸时。”

〔孙登啸〕 明·袁宏道《梅花》之二:“花前乍许孙登啸,座上唯容靖节巾。”

〔闻凤啸〕 清·王夫之 《广遣兴》:“阮籍狂才闻凤啸,骆丞囚得伴蝉吟。”

〔啸向苏门〕 清·杨潮观《穷阮籍醉骂财神》:“有时节悲来泪向穷途洒,有时节兴来啸向苏门外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瑜不掩瑕

    源见“瑕不掩瑜”。喻指优点不能掩盖缺点。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进士归礼部》:“昂因曰:‘观众君子之文,信美矣;然古人云:瑜不掩瑕,忠也。其有词或不典,将与众评之若何?’”明谢榛《四溟诗话》卷二:“虽盛唐

  • 久怀慕蔺

    久有仰慕蔺相如之心,指想望的殷切。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少时好读书学击剑,故其亲名之曰犬子,相如既学,慕蔺相如之为人,更名相如。”【词语久怀慕蔺】  成语:久怀慕蔺汉语大词典:久怀慕蔺

  • 楚弓得失

    同“楚弓楚得”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藏春》:“春光漏泄出闺门,展转狐疑不定,怎做得楚弓得失何劳问?”

  • 哭竹

    同“哭笋”。鲁迅《坟.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》:“况在将来,迷信破了,便没有哭竹、卧冰。”【词语哭竹】   汉语大词典:哭竹

  • 脍人

    《新唐书.朱粲传》:“粲大败,挈残士奔菊潭,遣使乞降,高祖以前御史大夫段确假散骑常侍劳之。确醉,戏粲曰:‘君脍人多矣,若为味?’粲曰:‘噉嗜酒人,正似糟豚。’确悸,骂曰:‘狂贼归朝,乃一奴耳!复得噬人

  • 鸥侣

    同“鸥鹭忘机”。宋魏了翁《感皇恩.和阎广安》词:“阴云掩映,天末扣阍无路。一鞭归去也,鸥为侣。”宋张楫《征招》词:“甚时江海去。算空负、白蘋鸥侣。”【词语鸥侣】   汉语大词典:鸥侣

  • 收萤

    源见“囊萤照读”。形容勤学苦读。唐白居易《和春深》之十:“折桂名惭郄,收萤志慕车。”

  • 云霄奋翼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比喻在高位施展才能,实现抱负。明姚夔《送刘尽心南归》诗:“云霄奋翼非难事,道义持身不外求。”

  • 白足高僧

    同“白足”。宋苏轼《赠江州景德长老》诗:“白足高僧解达观,安排春事满幽栏。”【词语白足高僧】  成语:白足高僧汉语大词典:白足高僧

  • 衔环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二十:“汉时弘农(汉置郡名,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县南)杨宝(杨敞曾孙,隐居教授,不受王莽征召。光武帝刘秀赞赏他的节行,建武中复征之,不至,后卒),年九岁,至华阴山北,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