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文不加点”。指富于文才的人。前蜀贯休《送郑阁赴闽辟》诗:“鹦鹉才须归紫禁,真珠履不称清贫。”
《汉书.疏广传》:汉疏广,东海兰陵人,宣帝时为太傅,兄子受同时为少傅。朝廷以为荣,“在位五岁,……广谓受曰:‘吾闻“知足不辱,知耻不殆”,“功遂身退,天之道”也。今仕〔宦〕至二千石,宦成名立,如此不去
源见“舜弦”。古代乐曲名。借指帝王之歌。用以颂扬明君惠政爱民或施惠于民。三国 魏阮籍《咏怀诗》之六十:“屣履咏《南风》,缊袍笑华轩。”唐李世民《重幸武功》诗:“于焉欢击筑,聊以咏《南风》。”【词语南风
参见:坡仙
同“泛梗”。闽徐夤《别》诗:“酒尽歌终问后期,泛萍浮梗不胜悲。”【词语浮梗】 汉语大词典:浮梗
同“湘妃怨”。唐李嘉祐《江上曲》诗:“君看峰上斑斑竹,尽是湘妃泣泪痕。”
《战国策》载:战国时秦 楚争雄,当时山东诸国,时而事秦,时而事楚,变化无常。后因以“朝秦暮楚”比喻反覆无常。明俞弁《逸老堂诗话》卷下:“昔人之所慕者,今大中俱得之矣。与世之朝秦暮楚、驱驰势利之场者,大
同“哭西州”。宋黄庭坚《陪师厚游百花洲为十诗》之二:“羊生但着鞭,勿哭西州门。故有不亡者,南山相与存。”
源见“膏肓墨守”。借指学术争鸣。清俞樾《驻云飞》曲:“墨守膏肓,枉聚千秋讼。”
源见“橘化为枳”。指橘树的习性改变。亦借指习性发生改变。宋林景熙《杂咏酬汪镇卿》:“逾淮橘心移,出山泉性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