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蒸藜出妻

蒸藜出妻

孔子家语》卷九七十二弟子解:

“曾参南武城人,字子舆,少孔子四十六岁,志存孝道,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。齐尝聘欲以为卿而不就,曰:‘吾父母老,食人之禄,则忧人之事,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。’参后母遇之无恩,而供养不衰。及其妻以藜烝(通蒸)不熟,因出之(把妻休弃)。人曰:‘非七出(古时出妻去妇的七个条件:无子,淫佚,不事舅姑,口舌,盗窃,妒忌,恶疾。这是封建宗法制度下,夫权主义歧视迫害妇女的桎梏)也。’参曰:‘藜烝小物耳,吾欲使熟,而不用吾命,况大事乎!’遂出之。终身不娶妻。”

关于此事,可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一二引《孔子家语》。

“蒸藜去妇”“以小过而行“大罚”旨在宣扬封建孝道,维护封建主义的夫权枷锁。后因用为恪守封建孝道的典故,也可以比喻小题大作,以小过而行大罚。

幼学琼林》卷二“夫妇”:“杀妻求将,吴起何其忍心;蒸梨(应作藜)出妻,曾子善全孝道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旦驾回

    参见:零雨回公旦

  • 蚁丘罢战

    源见“南柯梦”。喻停止无意义的争斗。宋王以宁《满庭芳.陈觉叟雪中见过》词:“先生。齐物久,蚁丘罢战,蜗角休征。趁尊前身健,有酒须倾。”

  • 青娥借霜

    同“青女司霜”。宋苏舜钦《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》:“青娥借霜洗夜月,兼以皓露驱纤埃。”

  • 儿女操井臼

    《后汉书.冯衍传下》:“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,悍忌,不得畜媵妾,儿女常自操井臼,老竟逐之,遂坎壈于时。”东汉冯衍,因遭受谗毁,虽然跟随光武帝有功,却未得封赏。其妻妬悍,家中不雇使役,致使儿女亲操井臼等家

  • 梅花使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七〇引盛弘之《荆州记》曰:“陆凯与范晔相善,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,并赠花诗曰:‘折花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。’”南朝宋.陆凯与范晔交情很深,陆为了表达对范晔的

  • 安乐窝

    北宋学者邵雍隐居处。起初邵隐居苏门山(在今河南辉县)中,为其所居起名为“安乐窝”。后迁洛阳天津桥南,仍用此名。邵雍(1011-1077年)宋范阳(今河北涿县)人。字尧夫,自号安乐先生、伊川翁等。少时随

  • 眼如电

    源见“岩下电”。形容人目光明亮,炯炯有神。宋苏轼《赠写真何充秀才》诗:“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,左手挂弓横捻剑。”

  • 蓬首垢面

    犹蓬头垢面。《北齐书.任城王湝传》:“妃卢氏赐斛斯徵,蓬首垢面,长斋不言笑。”叶圣陶《四三集.英文教授》:“再不见一个蓬首垢面的囚徒似的人物。”见“蓬头垢面”。叶圣陶《四三集·英文教授》:“再不见一个

  • 刑期无刑

    《书.大禹谟》:“刑期于无刑。”谓设刑罚的目的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从而达到不用刑的目的。《宋史.刑法志二》:“刑故而得宽,则死者滋众,非刑期无刑之道。”主谓 使用刑罚,正是期望以后不再使用刑罚。语出《

  • 朱衣

    同“朱衣人”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滦阳消夏录五》:“赫赫科条,袖里常存惟白简;明明案牍,帘前何处有朱衣?”【词语朱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朱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