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虞翊增灶

虞翊增灶

指在行军中以增灶的办法来迷惑敌人,并用以形容所处的条件不同,采取的方法也不相同。虞翊,字升卿,陈国武平(今河南鹿邑县)人。安帝时,西羌反,邓太后以虞翊为武郡(今甘肃成县)太守,备羌胡。他在赴任途中,遇到羌胡拦截,这时他先是扬言须得朝廷再派援军才能赴任,使敌人分散抢掠各地。而他又命令士兵昼夜兼程赶赴武郡,并命他们每天增建军灶一倍;到任后,又多方设计歼敌,终于将羌胡叛乱平定。当时有人问他:“过去孙膑在齐魏马陵之战中以减灶办法而大败魏军,而你却反其道而行之,兵书上说,军队日行不超过三十里,而你却叫士兵每日行军近二百里,这是为什么呢?”虞翊说:“这是因为羌人兵多,我们兵少,走慢了容易被敌军知道虚实,走快了他们才难以预测。他们见我军增灶,必以为郡兵增援,人多势大,不敢追击。孙膑当时是示弱于敌以诱敌,我今则是示强于敌,以保全实力,形势不一样,方法也得变化啊。”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58第1868页《虞翊传》:“后羌寇武郡,邓太后以翊有将帅之略,迁武郡太守。……羌乃率众数千,遮翊于陈仓、崤谷,翊即停军不进,而宣言上书请兵,须到当发。羌闻之,乃分抄傍县,诩因其兵散,日夜进道,兼行百余里。令吏士各作两灶,日增倍之,羌不敢逼。或问曰:‘孙膑减灶而君增之,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,以戒不虞,而今日且二百里。何也?’翊曰:‘虏众多,吾兵少。徐行则易为所及,速进则彼所不测。虏见吾灶日增,必谓郡兵来迎。众多行速,必惮追我。孙膑见弱,吾今示强,势有不同故也。’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佳士不屈

    佳士,德才兼优的士人。才德之士不会长期屈尊人下,终会有一番作为。本指北魏李訢。李訢,字元盛,范阳(今河北涿县)人,父崇,原是北燕冯跋吏部尚书,后率十余郡归顺北魏,世祖封为幽州刺史、固安侯。訢自小聪敏、

  • 寸草晖

    同“寸草春晖”。明张煌言《追慕》诗之一:“金革三年泪,冰霜寸草晖。”

  • 席地而坐

    席:坐席。古人在地上铺设席子以为座。后亦指随意就地而坐。出自五代李茂贞之事迹。李茂贞(856-924年),本姓宋,名文通,深州博野(今河北蠡县)人。唐末为博野军士卒,累迁至队长,因参加镇压黄巢起义,升

  • 卖剑

    同“卖剑买牛”。唐黄滔《误笔牛赋》:“笔为锋也,无惭卖剑之年;墨作池焉,岂愧蹊田之日。”【词语卖剑】   汉语大词典:卖剑

  • 一发千钧

    同“千钧一发”。唐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汉代以来,群儒区区修补,百孔千疮,随乱随失,其危如一发引千钧。”清黄景仁《邵二云自江上归余姚》诗:“蠹鱼跃出秦灰来,一发千钧著书责。”其他 钧,三十斤。以一发系

  • 蹴蔬羊

    源见“羊踏菜园”。戏称平日素食,偶食荤腥美食。宋陆游《闭户》诗:“巷僻断非容驷路,肠枯那有蹴蔬羊。”

  • 草木皆兵

    把远处山上的野草、树木都误认为对方的军队,形容极度的惊恐、疑惧。东晋后期,前秦苻坚(事迹见前“投鞭断流”条)在统一中国北方后,于公元383年,动员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。东晋派谢玄率八万精锐抗击前秦,首

  • 事半功倍

    用力小而收效大。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。犹解倒悬也。故事半古之人,功必倍之,惟此时为然。”《六韬.龙韬.军势》:“夫先胜者,先见弱于敌,而后战者也,故事半而功倍焉。”

  • 清比圣

    源见“中圣人”。谓把清酒比为圣人。唐李白《月下独酌》诗之二:“已闻清比圣,复道浊如贤。”

  • 尘鱼甑釜

    源见“甑尘釜鱼”。形容清贫之极。宋范成大《次韵虞子建见咍赎带作醮》:“尘鱼甑釜时相厄,微汝谁能为解围?”见“甑尘釜鱼”。宋·范成大《次韵虞子建见昭赎带作醮》之二:“~时相厄,微汝谁能为解围。”【词语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