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言犹在耳

言犹在耳

形容先人的嘱咐或自己的诺言,人们还清楚记得,但目前所做所为,已与当时所说完全不符。公元前621年,晋襄公死去。晋国执政大臣赵盾等以太子夷皋年幼,欲立长君,因遣使臣至秦迎晋襄公之弟公子雍归国为君。为此,晋襄公夫人穆嬴每天抱着太子到朝中哭闹说:“先君和太子有何罪过,你们撇开嫡子不立,反而到国外去找国君。你们怎么处理这个太子?”出朝后,又抱着太子到赵盾家里向赵叩头说:“先君死前,把这个孩子托付给您,说这个孩子成才便感谢您,不成才便怨恨您。现今先君虽已去世,可是言犹在耳,为什么就把他抛弃了呢?赵盾和其他大臣都怕穆嬴这样无休止的哭闹,又怕人们起来反对自己。只好改变原来决定,立夷皋为国君,就是后来的晋灵公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‘穆嬴日抱太子以啼于朝,曰:‘先君何罪?其嗣亦何罪?舍适嗣不立,而求外君,将焉置此?’出朝,则抱以适赵氏,顿首于宣子,曰:‘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,曰:‘此子也才,吾受子之赐;不才,吾唯子之怨。’今君虽终,言犹在耳,而弃之,若何?’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,且畏逼,乃背先蔑而立灵公,以御秦师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至今梁益之民,咨述亮者,言犹在耳。”


主谓 犹,还。说过的话还在耳边。形容对别人说过的话还记得很清楚。或话刚说过,时间不长。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今君虽终,~。”唐·骆宾王《代李敬业讨武氏檄》:“公等或居汉地,或叶周亲,或膺重寄于话言,或受顾命于宣室,~,忠岂忘心?”△多用以指责他人说话不算数。→记忆犹新↔过耳之言


【词语言犹在耳】  成语:言犹在耳汉语词典:言犹在耳

猜你喜欢

  • 折赠一枝

    源见“陆凯传情”。表示怀念远方友人。宋 李子正《减兰十梅.早》词:“香英微吐,折赠一枝人已去。”

  • 宓妃腰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九、三国魏.曹子建(植)《洛神赋》并《序》:“古人有言斯水之神,名日宓妃。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,遂作斯赋,其词曰:……肩若削成,腰如约素。”曹植在《洛神赋》中描绘洛神(即宓妃)有“腰如约素

  • 马归十二闲

    《周礼.夏官.校人》:“天子有十二闲,马六种。”闲,马厩。古代《周礼》中记:天子有十二马厩,有六个品种的马匹。后用天子有广大的马厩,能容纳各种不同的良马来比喻群贤毕至,四海同归之意。宋.胡直孺《同官倡

  • 韦弦自惕

    同“韦弦之戒”。清李渔《凰求凤.冥册》:“笔墨不采,因虑聪明太过;韦弦自惕,只教聋哑相随。”

  • 千钟季孙粟

    《孔子家语.致思》:“孔子曰:‘季孙之赐我粟千钟,而交益亲。’”钟,古代量器,可容粮六斛四斗。季孙,春秋时鲁大夫季孙斯,又称季桓子。他曾赐给孔丘千钟粟。后用为咏赏赐丰厚之典。唐.徐夤《温陵即事》:“争

  • 开口告人难

    见〔上山擒虎易,开口告人难〕。

  • 景阳妃

    源见“景阳井”。指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。宋王安石《杏花》诗:“嫣如景阳妃,含笑堕宫井。”【词语景阳妃】   汉语大词典:景阳妃

  • 感帨

    《诗.召南.野有死麕》:“舒而脱脱兮,无感我帨兮!”郑玄笺:“奔走失节,动其佩饰。”感,通“撼”,摇动。后以“感帨”指男子对女子非礼相陵。《聊斋志异.胭脂》:“感帨惊尨,鼠有皮胡若此?攀花折树,士无行

  • 锦衣归

    同“衣锦还乡”。清顾炎武《班定侯投笔》诗:“封侯来万里,老见锦衣归。”

  • 衔胆

    同“卧薪尝胆”。《晋书.姚兴载记上》:“衔胆栖冰,孤城独守。”《北史.宋繇传》:“不衔胆自厉,何以继承先业?”【词语衔胆】   汉语大词典:衔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