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释道世《法苑珠林》:“东都有人养鹦鹉,以其慧甚,施于僧。僧教之,能诵经,往往架上不言不动,问其故,对曰:‘身心俱不动,为求无上道。’及其死,焚之,有舍利(舍利子,梵语,即佛骨,此意味鹦鹉已成正果)。
见“涅而不缁”。唐·陈子昂《周故内供奉学士怀州河内县尉陈君硕人墓志铭》:“非淳人淑士,其谁能~哉?”【词语涅而不渝】 成语:涅而不渝汉语大词典:涅而不渝
同“唐衢痛哭”。清赵庆熺《步步娇.杂感》套曲:“死缠绵恨比江淹,泪模糊学个唐衢恸。”
源见“苏秦六印”。借指高官显位。北周庾信《拟咏怀》之二:“既无六国印,翻思二顷田。”明高启《练圻老人农隐》诗:“我生不愿六国印,但愿耕种二顷田。”
旧题汉.东方朔《十洲记》:“炎洲,在南海中。……又有火林山,山中有火光兽,大如鼠,毛长三四寸,或赤或白。……取其兽毛,以缉为布,时人号为火浣布,此是也。”旧题晋.王嘉《拾遗记》:“有冰蚕,长七寸,黑色
同“千里莼羹”。宋范成大《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》:“世间尤物美恶并,江乡未用夸吴羹。”【词语吴羹】 汉语大词典:吴羹
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。比喻细微之处。多指功名利禄。宋曹冠《念奴娇.县圃达观赏岩桂》词:“堪笑利锁名缰,向蜗牛角上,所争何事?”
《史记.周本纪》:“(周)宣王三十九年,战于千亩,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。”据《史记》记载,周宣王三十九年,在千亩与姜氏之戎交战,兵败。后因以喻战败之典。清.顾炎武《海上》(其四):“埋轮拗镞周千亩,蔓草
源见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。喻两心相通。元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四折:“没揣的灵犀一点潜相引,便一似生个身外身。”亦泛指灵感。清袁枚《遣兴》诗:“但肯寻诗便有诗,灵犀一点是吾师。”
同“谢池梦草”。宋晏幾道《点绛唇》词:“湖上西风,露花啼处秋香老。谢家春草,唱得清商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