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贾谊上书

贾谊上书

汉书.贾谊传赞》:“刘向称‘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,其论甚美,通达国体,虽古之伊、管未能远过也。使时见用,功化必盛。为庸臣所害。甚可悼痛。’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,谊之所陈略施行矣。”

汉初文士贾谊爱国忧时,曾多次上书建议治国大纲,得到汉文帝赞许,并采纳其中一部分。后遂用为向朝廷献策之典。

唐.牟融《寄示平友人》诗:“贾谊上书曾伏阙,仲舒陈策欲匡时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是时,匈奴强,侵边。天下初定,制度疏阔。诸侯王僭儗,地过古制,淮南、济北王皆为逆诛。谊数上疏陈政事,多所欲匡建,其大略曰:‘臣窃惟事势,可为痛哭者一,可为流涕者二,可为长太息者六,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,难遍以疏举……’”

【今译】 汉文帝时,汉家天下草创初定,北方匈奴强盗,屡犯边界,朝廷制度不健全,各诸侯王超过规定,自比天子,扩大地盘,淮南王、济北王都因谋反被杀。贾谊几次上疏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,想有所匡正建树。其中大要是说“臣观察时势,可以为之痛哭的有一,可以为之流涕的有二,可以为之长叹的有六,其它不合理而有害的,就难以遍举了。”疏中主要讲了分封诸侯及对匈奴政策的各种问题,陈述了自己的意见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忧国忧民,内心悲愤; 或指向君王上书陈事。

【典形】 长沙痛哭书、汉庭哭、贾傅书、贾生哭、贾生书、贾谊哭、贾谊上书、太傅涕空挥、痛哭书、贾生泪、贾生垂涕。

【示例】

〔长沙痛哭书〕 清·陈叶筠《寄许子逊》:“偶过燕市悲歌地,曾上长沙痛哭书。”

〔汉庭哭〕 唐·杜甫《建都》:“永负汉庭哭,遥怜湘水魂。”

〔贾傅书〕 明·陈子龙《会葬夏瑗公》:“惊涛不尽鸱夷血,痛哭空留贾傅书。”

〔贾生哭〕 唐·杨炯《广溪峡》:“设险犹可存,当无贾生哭。”

〔贾谊哭〕宋·苏轼《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诗》:“莫嫌冯唐老,终胜贾谊哭。”

〔贾谊上书〕唐·刘长卿《自夏口至鹦鹉洲》:“贾谊上书忧汉室,长沙谪去古今怜。”

〔太傅涕空挥〕 清·赵执信《饮改之斋中观其近笔》:“策安太傅涕空挥,引罪舍人言屡讼。”

〔痛哭书〕 明 · 陈子龙《都下杂感》:“眼中不见悲歌士,怀里空悬痛哭书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瓦全

    比喻苟且偷生。明朱有燉《香囊怨》第三折: “暂时依彼,将就瓦全。” 参见:○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【词语瓦全】   汉语大词典:瓦全

  • 石炼五色

    同“五色石”。清 丘逢甲《苦雨行》:“娲皇补处今毕漏,石炼五色难坚牢。”

  • 借恂

    同“借寇恂”。元李孝光《青玉案》词:“清都虎豹,借恂无计,衮职须君补。”【词语借恂】   汉语大词典:借恂

  • 掌中人

    源见“掌上舞”。称体态轻盈善舞的女子。明何景明《大梁行》:“红妆不让掌中人,珠履皆为门下客。”【词语掌中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掌中人

  • 铤鹿走险

    同“铤而走险”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.四川铁路案档案》:“诚恐川人骤见兵威,妄思自卫,铤鹿走险,风鹤皆惊。”见“铤而走险”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保路运动·四川铁路案档案》:“诚恐川人

  • 志存马革

    同“马革之愿”。清蒋士铨《冬青树.勤王》:“我文天祥官树牙旗,志存马革,敢不戮力勤王,提兵破敌也。”

  • 贪多嚼不烂

    比喻一味求多,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。语出《宝林禅师语录.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》:“僧云:‘明眼衲僧因甚脚跟下红丝线不断?’师云:‘贪多嚼不细。’”后多引作〔贪多嚼不烂〕。《二刻拍案惊奇.襄敏公元宵失子》记

  • 恤纬

    源见“嫠不恤纬”。谓忧国忘家。宋陆游《读史》诗:“恤纬不遑寡妇叹,美芹欲献野人心。”【词语恤纬】   汉语大词典:恤纬

  • 山公启事

    唐.房玄龄等撰《晋书.山涛传》(卷四三):“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。每一官缺,辄启拟数人,诏旨有所向,然后显奏,随帝意所欲为先。故帝之所用,或非举首。众情不察,以涛轻重任意。或谮之于帝,故帝手诏戒涛曰:‘

  • 三矢平虏

    同“三箭定天山”。唐白居易《答箭簇》诗:“何不向东射,东海有长鲸。不然学仁贵,三矢平虏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