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经.小雅.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。”《伐木》诗中只说“鸟鸣”,并未指明为何鸟。《毛诗》将“嘤其鸣矣”解为“莺其鸣矣”,此说见唐.李善注《文选》卷二十四
源见“北山移文”。指隐士改节出仕,招致鄙嘲。周颙,字彦伦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稚珪蛙鸣,彦伦鹤怨。”
《文选.崔瑗〈座右铭〉》唐吕延济题注:“瑗兄璋为人所杀,瑗遂手刃其仇,亡命,蒙赦而出,作此铭以自戒,尝置座右,故曰‘座右铭’也。”又南朝 梁慧皎《高僧传.支遁》:“僧众百余,常随禀学,时或有惰者,遁乃
唐.房玄龄等《晋书.石崇传》:“秀觉之,遂矫诏收崇及潘岳、欧阳建等。崇正宴于楼上,介士到门。……崇曰:‘吾不过流徙交、广耳。’及车载诣东市,崇乃叹曰:‘奴辈利吾家财。’收者答曰:‘知财致害,何不早散之
同“吐哺握发”。唐钱起《送任先生任唐山丞》诗:“上公频握发,才子共垂帷。”清方文《闻范质公大司马免官感赋》诗之二:“握发朝廷士,鸣铙夜守营。”【词语握发】 汉语大词典:握发
《墨子.非攻上》:“少尝苦曰苦,多尝苦曰甘,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。”后多指没有亲身体验,不知事情经过的艰难为“不知甘苦”。述宾 不知道甜的和苦的。形容不知道事情内中的艰辛。《墨子·非攻上》:“少
表示不因自己的爱憎而抹去了对方的短处或长处。语出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爱而知其恶,憎而知其善。”孔颖达疏,“谓凡与人交,不可以己心之爱憎,诬人之善恶。”宋.刁衎《上真宗皇帝论进善去恶疏》:“开谏诤之门,
同样的言论,有人说出来使人相信,这表明说话之前,说话人必定是人们信得过的;同样的法令,有的人执行得通,这表明法令之外,还须看执法者本身是否诚信昭著。语出《贞观政要.诚信》引《文子》:“同言而信,信在言
源见“轮扁斫轮”。借指技艺精湛的行家老手。《民国通俗演义》六七回:“段本是个武夫……全凭那斫轮老手徐世昌及倚马长才王式通悉心研究……方才酌定。”偏正 斫轮,砍劈木头制成车轮。比喻技艺老到或经验丰富的人
同“吴市吹箫”。白蕉《江浦》诗:“不饮盗泉水,愁闻吴市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