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.侯白《启颜录》:“有人常食菜疏,忽食羊,梦五藏(五脏)神曰:‘羊踏破菜园。’”后因以“羊踏菜园”用为吃了美味的食物而得腹疾的典故。《尺牍新钞.卷一.清代韩廷锡〈山中答孟韩妹书〉》:“二哥在山中,已
同“九方皋”。清 汤璥《〈交翠轩笔记〉后序》:“走其野而无九方之法以相之,则赤骥绿耳与驽马草驹齐价矣。”【词语九方】 汉语大词典:九方
《太平广记》卷三十《张果》:“张果者,隐於恒州条山。常往来汾、晋间。……果常乘一白驴,日行数万里。休则重叠之,其厚如纸,置之巾箱中。乘则以水噀之,还成驴矣。”(出《明皇杂录》、《宣室志》、《续神仙传》
《三国志.魏书.文帝纪》:“博闻强识,才艺兼该”裴松之注引《典论.自序》:“尝与平虏将军刘勋、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,宿闻展善有手臂,晓五兵,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。余与论剑良久,谓言将军法非也,余固常好之,
源见“变豹”。借指君子、贤者的风度姿容美好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尚博》:“大人虎炳,君子豹蔚。”亦借指君子、贤者。明黄尊素《〈倪文正公集〉叙》:“不信其言,则狸斑与豹蔚争坐,陇廉与娵孟同宫。”【词语豹蔚】
犹“博闻强识”。北魏.杨街之《洛阳伽蓝记.景明寺》:“子才洽闻博见,无所不通,军国制度,罔不访及。”见“博闻强志”。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景明寺》:“子才~,无所不通,军国制度,罔不访及。”【词语
《汉书.邓通传》:“上使善相人者相通,曰:‘当贫饿死。’”“及文帝崩,景帝立,邓通免,家居。居无何,人有告通盗出徼外铸钱,下吏验问,颇有,遂竟案,尽没入之,通家尚负责数巨万……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
同“锦步障”。唐王勃《春思赋》:“锦障萦山,罗帏照野。”【词语锦障】 汉语大词典:锦障
《老子》:“天地之间,其犹槖籥乎?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”槖籥,古代吹火的风箱,其中虽空,而风却不会穷竭。后因以“虚槖”喻天道之周遍无穷。北周庾信《和张侍中述怀》:“生涯实有始,天道终虚槖。”【词语虚槖
晋.陶渊明《陶渊明集》卷七《与子俨等疏》:“少学琴书,偶爱闲静,开卷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见树木交荫,时鸟变声,亦复欢然有喜。常言:五六月中,北窗下卧,遇凉风暂至,自谓是羲皇上人。”晋人陶潜自述隐居闲适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