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身与名孰亲

身与名孰亲

《老子》下篇第四十四章:“身与名孰亲(身,自身;名,指声名,浮名)?身与货孰多(货,财货,钱财;多,指对自身和对身外之物的钱财注意与追求的程度之高)?得与亡孰病(得,得利;亡,不贪得;病,弊害)?是故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(沉于爱欲的追求,思想必凝滞而不通达;藏财过多,则心神何能疏散,追求越多,身心负担越重,为物所累,攻戕自多,这对于自身而言自然是大费与厚亡了)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

老子认为,自然养生,清净无为,是为根本,人生不应过多地追求虚名和财货享乐,因为这样会给自身招致损害。只有知足知止,才不致遭到辱没和危险,使自身长安而无虞。《庄子.让王》:“能尊生者,虽富贵不以养伤身,虽贫贱不以利累形。”这可说是对老子上述思想的最好注解。后以此用为不贪图名利,达观养生之典。
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八《醉题》诗:“悠然自适君知否,身与浮名若个亲?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鸥旧盟

    同“白鸥盟”。宋张炎《声声慢.中吴感旧》词:“白鸥旧盟未冷,但寒沙,空与愁堆。”

  • 一串铃

    明中叶后为整顿钱粮收解手续在北方所行的改革办法。与一条鞭法同时施行。隆庆(明穆宗朱载垕年号。1567——1572年)初北直隶、山东等处实行一串铃法,还改进收解办法,主要为使收、解分离;总收以后按原有各

  • 缃帙

    古人多用浅黄色的丝帛包书,称“缃帙”,因以为书卷的代称。南朝梁昭明太子《文选序》:“飞文染翰,则卷盈乎缃帙。”吕向注:“缃,浅黄色也;帙,书衣也。”古人书卷之外有帙裹住。唐代李贺《示弟》诗:“醁醽今夕

  • 梦中太守

    同“南柯太守”。元揭傒斯《题张彦辅枯木》诗:“湖上飞仙疑有耳,梦中太守已无柯。”

  • 力士脱靴

    力士:唐宦官高力士。使高力士脱靴。形容才子清高豪放,不拘形迹。典出唐著名诗人李白事迹。李白生平事迹参见“酒八仙人”条。史载李白曾侍唐玄宗饮宴,酒醉后让玄宗的亲信太监高力士为他脱靴子。高力士平日显贵无比

  • 斥鷃樊篱

    源见“榆枋之见”。比喻识浅志小、无所作为之人。斥,通“尺”。柳亚子《陆郎曲赠子美》:“一朝鹏翼图南去,斥鷃樊篱笑岂知。”

  • 怀铅提椠

    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杨子云(雄)好事,常怀铅(石墨笔)提椠(qiàn,木简),从诸计吏(考察官吏的官员),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,以为裨补輶轩(轻车,此处指輶轩使者)所载,亦洪意也。”汉扬雄经带携

  • 天马歌

    参见:蒲梢骑

  • 赋长门

    源见“长门赋”。指写作《长门赋》一类作品。多以形容文才极高。明徐复祚《投梭记.应聘》:“你赋《长门》不愧相如,贷监河真同庄叟。”

  • 阴平偷渡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邓艾传》:“冬十月,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,凿山通道,造作桥阁。山高谷深,至为艰险,又粮运将匮,频于危殆。艾以毡自裹,推转而下。将士皆攀木缘崖,鱼贯而进。……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