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逐鹿

逐鹿

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载:汉高祖刘邦征讨陈豨回来,吕后与萧何共谋已将韩信杀死。当刘邦得知蒯通曾教韩信反汉时,便下令逮捕了他,并亲自审讯,要烹杀蒯通。蒯通喊冤,刘邦问他有什么冤枉,蒯通说:“秦之纲绝而维弛(纲维,旧指统治国家的重要法纪),山东(指函谷关、崤山以东)大扰,异姓并起,英俊乌集。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(这里以鹿比喻帝位)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蒯通这番话的意思是:秦朝末年,法纪废弛,天下大乱。群雄并起,争夺帝位,谁能力高强,谁才能得到天下。以“逐鹿”比喻群雄并起,争夺天下;今指争夺政权的斗争,

唐.魏征《述怀》诗:“中原初逐鹿,投笔事戎轩。”

李木庵《登屴崱lìzè峰》诗:“中原叱咤鹿争逐,四野昏腾鬼暗纵。”


旧时比喻群雄并起、争夺天下为 “逐鹿”,亦称 “争鹿”。

“鹿”,比喻政权。因此争夺天下谓之 “逐鹿”。“鹿”乃猎取对象,故以喻政权。

汉书·蒯通传》: 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“逐鹿”语出于上。颜师古注引张晏云: “以鹿喻帝位。”“逐鹿”或 “争鹿”即谓争帝位、争天下。

此义亦可说成 “鹿死谁手”。

晋书·石勒载记下》: “朕若逢高皇 ( 汉高祖) ,当并驱于中原,未知鹿死谁手。”言与刘邦中原逐鹿,未知谁可得天下。唐·魏徵《述怀》: “中原还逐鹿,投笔事戎轩。”即言中原还在争战,要投笔从戎参战。


【词语逐鹿】   汉语词典:逐鹿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床兴

    源见“南楼”。指咏谑游乐的雅兴。宋葛郯《水调歌头.送唯斋之官回舟松江赋》词:“胡床兴不浅,人在庾公楼。”

  • 十驾

    《苟子.劝学》:“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”唐.杨惊注:“言驽马十度引车。”又《修身篇》:“夫骥一日而千里,驽马十驾,则亦及之矣。”所谓“十驾”是指马驾车子正常行十天的路程。这里以“驽

  • 鲛馆

    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又晋郭璞《江赋》:“鲛人构馆于悬流。”指鲛人的居室。唐杜甫《雨》诗:“鲛馆如鸣杼,樵舟岂伐枚?”【词语鲛馆】   汉语大词典:鲛馆

  • 庞公遗安

    《后汉书.庞公传》:“庞公者,南郡襄阳人也。居岘山之南,未尝入城府。夫妻相敬如宾。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,不能屈,乃就候之。……因释耕于垄上,而妻子耘于前。表指而问曰:‘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,后世何以遗

  • 寄书鸿

    同“寄书雁”。元陈基《江上客舍》诗:“风急最怜巢幕燕,春寒犹滞寄书鸿。”【词语寄书鸿】   汉语大词典:寄书鸿

  • 嗣宗白眼

    源见“青白眼”。阮籍字嗣宗。泛指白眼相看。清高士奇《沁园春.叶讱庵编修见过不值》词:“归时候,感嗣宗白眼,频顾吾侪。”

  • 子晋鸾笙

    同“子乔笙鹤”。元丁鹤年《环翠楼歌》:“子晋鸾笙乘月过,王乔凫舄凌云还。”

  • 斫轮

    《庄子.天道》:“(齐)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(扁是齐国匠人的名字)斫轮(斫雕制造车轮)于堂下,释椎凿而上,问桓公曰:‘敢问,公之所读者何言邪?’公曰:‘圣人之言也。’曰:‘圣人在乎?’曰:‘已死矣。’

  • 屈轶

    源见“指佞草”。喻指能识别奸佞的贤臣。《旧唐书.袁高薛存诚等传赞》:“唯袁与薛,人中屈轶。”清钱谦益《南京江西道陈必谦授文林郎制》:“人中屈轶,京国为之耸观。”【词语屈轶】   汉语大词典:屈轶

  • 荆玉刖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谓冤弃英才。清尤侗《饮高念东太史斋赋呈》诗:“谁忍荆玉刖,共惜隋珠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