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金篦刮眼膜

金篦刮眼膜

同“金篦刮目”。唐杜甫《谒文公上方》诗:“金篦刮眼膜,价重百车渠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涅槃经》八:“有盲人为治目,故造诣良医,是时良医,即以金篦刮其眼膜。”《北史·孝行传·张元传》:“及元年十六,其祖丧明三年。元恒忧泣,昼夜读佛经,礼拜以祈福閤。后读《药师经》,见‘盲者得视’之言。遂请七僧,然七灯,七日七夜转《药师经》行道。……如此经七日,其夜梦见一老翁,以金鎞疗其祖目,于梦中喜跃,遂即惊觉,乃遍告家人。三日,祖目果明。”

【今译】 《涅槃经》讲,有盲人为治疗眼病,去看良医,良医就用金篦为他刮除眼膜。南北朝时张元,其祖父因为眼病丧失视力三年,张元十分忧愁,为此请僧人做法事,七天七夜转《药师经》拜求佛祖,夜里梦见一老翁用金篦为其祖父治眼。后来其祖父果然重见光明。金篦是一种形似箭镞的手术刀,古代印度医者用它来刮除病人眼中的翳膜,印度僧人受戒时,将金篦加于眼上,以示刮除无智膜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去除障碍,使心地明净; 也用以形容治疗眼疾。

【典形】 宝篦刮、烦金篦、刮膜篦、刮眼膜、金篦刮膜、金篦刮目、金篦刮眼膜、金篦术、刮膜金篦、金篦开倦眼、眼膜欲刮、尘眼开金篦。

【示例】

〔宝篦刮〕宋·苏舜钦《奉酬公素学士见招》:“病膜谁将宝篦刮,痒背恰得仙人抓。”

〔烦金篦〕 宋·陈与义《留别心老》:“每见眼自明,不复烦金篦。”

〔刮膜篦〕 宋·陆游《醉归》:“禅心每笑弹棋局,道眼长捐刮膜篦。”

〔刮眼膜〕 宋·陆游《赠苏召叟》:“才华刮眼膜,文字愈头风。”

〔金篦刮膜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无实病目》:“金篦刮膜会有时,汤熨取快术诚短。”

〔金篦刮眼膜〕 唐·杜甫《谒文公上方》:“金篦刮眼膜,价重百车渠。”

〔金篦术〕 唐·刘禹锡《赠眼医婆罗门僧》:“师有金篦术,如何为发蒙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溺韩灰

    同“溺死灰”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罗织》:“堪羞!溺韩灰怎脱羁囚?”

  • 纶巾羽扇

    头戴纶巾,手持羽扇。多用以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。唐 吕岩《雨中花》词:“岳阳楼上,纶巾羽扇,谁识天人。”清 顾炎武《复周制府书》:“雅歌投壶,祭颍阳之取人皆用经术;纶巾羽扇,诸葛公之为将足见风

  • 櫜弓卧鼓

    源见“櫜弓戢戈”。藏弓息鼓。谓战事停息,天下太平。《后汉书.隗嚣传》:“驰使四夷,复其爵号。然后还师振旅,櫜弓卧鼓。申命百姓,各安其所。”参见“櫜弓戢戈”。《后汉书·儒林传》:“今尚父鹰扬,方叔翰飞,

  • 褚先生

    唐.韩愈《毛颖传》:“颖与绛人陈玄,弘农陶泓,及会稽楮先生友善。”韩愈以物拟人,称笔为毛颖,纸为楮先生。后人将这个典故引为纸的代称。宋.释文珦《野老》诗:“交游木上座,疏阔楮先生。”【词语褚先生】  

  • 连鸡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一》:“秦惠王谓寒泉之曰:‘……赵因负其众,故先使苏秦以币帛约乎诸侯。诸侯不可一,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。’”连鸡,将鸡连绑在一起。把鸡捆绑在一处,均不得自由动转,互相拖带,实为不便

  • 焚林

    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载:介之推从晋文公流亡,割股食公,有功而不受禄,隐入绵山。后晋文公焚烧树林欲将其逼出,介之推抱树被焚死。后以“焚林”为求取贤士的典故。《周书.苏亮等传论》:“既焚林以访阮,亦榜道

  • 羊踏菜园

    隋.侯白《启颜录》:“有人常食菜疏,忽食羊,梦五藏(五脏)神曰:‘羊踏破菜园。’”后因以“羊踏菜园”用为吃了美味的食物而得腹疾的典故。《尺牍新钞.卷一.清代韩廷锡〈山中答孟韩妹书〉》:“二哥在山中,已

  • 心无适莫

    也称情无适莫,适莫,厚薄亲疏。心无适莫,形容对人对事都不带偏见,为人信服。孔子说,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对于世间人事,并无亲疏薄厚之偏见,只要合乎道义,便努力去做。【出典】: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子曰:‘君子之

  • 家余四壁风

    源见“家徒四壁”。形容清贫。清袁枚《赠高嵩瞻观察》诗:“儒林身负三朝望,廉吏家余四壁风。”

  • 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

    《老子》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指人知道满足,就不会因需求过度而受到侮辱;能够知道适可而止,就不会因过度贪求而遭遇危险。后因以“知足不辱知止不殆”为知足不受辱,知度不遭险之典故。宋.苏轼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