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钧天广乐

钧天广乐

史记.扁鹊传》:“(赵)简子寤,语诸大夫曰:‘我之帝所甚乐,与百神游于钧天,广乐九奏万舞,不类三代之乐,其声动心。’”

钧天,天帝所居:广乐,广大之乐。“钧天广乐”指神话中的天上音乐。

文选》汉.张平子(衡)《西京赋》:“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,飨以钧天广乐,帝有醉焉。”


见“广乐均天”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王实以为清都紫微,~,帝之所居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赵简子疾,五日不知人,大夫皆惧。医扁鹊视之,出,董安于问。扁鹊曰:‘血脉治也,而何怪! 在昔秦缪公尝如此,七日而寤。……今主君之疾与之同,不出三日疾必闲,闲必有言也。’居二日半简子寤。语大夫曰:‘我之帝所甚乐,与百神游于钧天,广乐九奏万舞,不类三代之乐,其声动人心。’”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春秋时赵简子患病,昏睡五天,不省人事。大夫们都很害怕,请名医扁鹊诊治。扁鹊诊视后,说:“此病调理血脉即可治愈,不足为怪。从前秦缪公也曾如此昏睡,七天才醒。……不出三天,主君一定会苏醒,醒后一定有话要说。”两天半后,赵简子果然醒来,对大夫说:“我梦见到天帝那里,与众神在中央钧天游乐,演奏盛大的各种乐舞,不像夏商周的乐声,非常动人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做梦或梦境;也指歌舞演奏,多指宫廷乐舞。

【典形】 帝所钧天、帝乐奏钧天、广乐奏钧天、简子魂、钧天、钧天广乐、钧天九奏、钧天梦、钧天之乐、梦魂归帝所、梦钧天、梦飨钧天、天帝乐、赵简闻乐、赵梦、梦游帝所,奏钧天、钧天梦帝乡、无梦到钧天、歌压钧天、钧天游、钧天奏。

【示例】

〔帝所钧天〕 宋·苏轼《戚氏》:“肆华筵,间作脆管鸣弦,宛若帝所钧天。”

〔帝乐奏钧天〕 唐·司马逸客《雅琴篇》:“传闻帝乐奏钧天,傥冀微身备王弦。”

〔广乐奏钧天〕 唐·李世民《春日玄武门宴群臣》:“娱宾歌湛露,广乐奏钧天。”

〔简子魂〕 宋·刘筠 《刘校理属疾》:“不因九奏清尘耳,天路应迷简子魂。”

〔钧天〕 南朝宋·孔宁子《前缓声歌》:“钧天异三代,广乐非韶夏。”

〔钓天广乐〕 宋·辛弃疾《千年调·开山径得石壁》:“钧天广乐,燕我瑶之席。帝饮予觞甚乐,赐汝苍璧。”

〔钧天九奏〕 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乐府》:“钧天九奏,既其上帝; 葛天八阕,爰乃皇时。”

〔钧天之乐〕 晋·陆机《演连珠》之三十二:“臣闻听极于音,不慕钧天之乐; 身足于荫,不假垂天之云。”

〔梦魂归帝所〕 宋·李清照《渔家傲》:“仿佛梦魂归帝所,闻天语,殷勤问我归何处?”

〔梦钧天〕 宋·王安石《次韵酬宋玘》:“凿井未成歌击壤,射熊犹得梦钧天。”

〔天帝乐〕 宋·刘钧《灯夕寄献内翰》:“简子最知天帝乐,孟家惟信紫姑灵。”

〔赵简闻乐〕 南朝梁·刘孝胜《升天行》:“赵简犹闻乐,周储固上宾。”

〔赵梦〕 唐·李商隐《道士胡君新井碣铭》:“虢蹷赵梦,齐痁秦痔。”


【词语钧天广乐】  成语:钧天广乐汉语词典:钧天广乐

猜你喜欢

  • 风烛

    《乐府诗集.相和歌辞十六.古辞〈怨诗行〉》:“天德悠且长,人命一何促。百年未几时,奄若风吹烛。”风中之烛易灭,后遂以“风烛”喻人临近死亡或事物行将灭亡。晋王羲之《题卫夫人笔阵图后》:“时年五十有三,或

  • 哭人琴

    源见“人琴俱亡”。恸悼亡故的亲友。清张问陶《挽光禄卿范摄生师》诗之三:“友爱情深老更深,预防老泪哭人琴。”

  • 寿光客

    参见:寿光先生

  • 捕影系风

    同“捕风捉影”。南唐史虚白《钓矶立谈》:“于是连兵十数年,国削民乏,渺然视太平之象,更若捕影系风。”见“捕风捉影”。《梁书·刘孝绰传》:“但雕朽杇粪,徒成延奖;~,终无效答。”【词语捕影系风】  成语

  • 狂奴旧态

    同“狂奴故态”。清袁枚《题严子陵像》诗:“教陪天子同眠易,要改狂奴旧态难。”

  • 温柔敦厚

    《礼记.经解》:“温柔敦厚。《诗》教也。”温和宽厚,是孔子评价诗歌社会作用的标准。后也用来比喻人品。并列 性情柔和,待人宽厚。形容人态度温和,也指诗文所反映的内容及风格温和宁静,婉约含蓄。语出《礼记·

  • 栩栩园

    源见“庄周梦蝶”。指梦乡。《醒世姻缘传》八三回:“酒醉乏了的人,放倒头一觉睡去,那里还管得进朝谢恩,两个且往栩栩园捉蝴蝶耍子去了。”【词语栩栩园】   汉语大词典:栩栩园

  • 商山四老

    同“商山四皓”。唐段成式《题商山庙》诗:“无谋静国东归去,羞过商山四老祠。”【词语商山四老】   汉语大词典:商山四老

  • 上兵伐谋

    《孙子.谋攻》:“故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”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,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屈服敌人,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,最下策是攻城。后因用为以谋取胜之典。《汉书》卷四五《息夫躬传》

  • 鼠雀之牙

    源见“雀角鼠牙”。指争论之事。元 柯丹丘《荆钗记.奸诘》:“学生失于龙蛇之辨,致有鼠雀之牙,抚己多惭,见公甚愧。”见“雀角鼠牙”。元·柯丹邱《荆钗记·奸诘》:“学生失于龙蛇之辨,致有~,抚己多惭,见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