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

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

《易.乾传》九五“疏”:“蚕吐丝而商弦绝,铜山崩而洛钟应。”(见《佩文韵府》卷八四“洛钟应”下引)

世说新语.文学》“殷(殷仲堪)曰:‘铜山西崩,灵钟东应,便是《易》耶(上文殷问远公《易》何以为体?答曰:《易》以感为体。故殷又发此问)?”梁刘孝标注引《东方朔传》曰:“孝武皇帝时,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,三日三夜不止。诏问太史待诏(太史,古代掌管记载史事,编写史书,兼管国家典籍、天文历法、祭祀的官吏。待诏,也是官名,原为应伺召对之意,汉代征士优异者待诏金马门。后遂用为官名)王朔。朔言:恐有兵气。更问东方朔,朔曰:‘臣闻铜者山之子,山者铜之母,以阴阳气类言之,子母相感,山恐有崩弛者,故钟先鸣。《易》曰:“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”精之至也,其应在后五日内。’居三日,南郡太守上书言,山崩延袤(袤,音máo,纵长,也指横长;延袤,绵延连续)二十馀里。”

铜山崩洛钟应,实际上是山崩地震而产生的共振共鸣。后根据上述传说记载,以“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”表示重大事件相互影响,彼此呼应。

南朝宋刘敬叔《异苑》卷二:“魏时,殿前大钟无故大鸣,人皆异之。以问张华,华曰:‘此蜀郡铜山崩,故钟鸣应之耳。’寻蜀郡上其事,果如华言。”


其他 比喻重大事件互相影响,或同类的集团或个人互相应和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:“殷曰:‘铜山西崩,灵钟东应。便是易耶?’”刘孝标注引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云,武帝时,未央宫前钟无故自鸣三日,召问朔,朔曰:“铜者山之子,山者铜之母,子母相感,山恐有崩弛者。”三日后,南郡太守上书,言山崩延袤二十余里。※崩,不读作pēng。△多用以表示事件间的因果关系。→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 ↔风马牛不相及


【词语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】  成语: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汉语词典: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

猜你喜欢

  • 流麦士

    源见“高凤漂麦”。嘲称书呆子。宋苏轼《送公为游淮南》诗:“读书莫学流麦士,挟策莫比亡羊人。”

  • 为生民立命

    见〔为天下立心,为生民立极,为去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〕。

  • 事变多故

    在动乱时期,往往多事故。《史记.平准书》:“故《书》道唐虞之际,《诗》述殷周之世,安宁则长庠序,先本绌末,以礼义防于利,事变多故而亦反是。是以物盛则衰,时极而转。”

  • 栩然蝴蝶

    源见“庄周梦蝶”。形容梦境悠闲快乐。宋苏轼《南歌子》词:“不知钟鼓报天明,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。”

  • 卑躬屈节

    卑躬:弯腰。屈节:丧失气节。形容谄媚奉承,毫无骨气。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二回:“小兔子卑躬屈节,拿了愚表弟萧慎的名片。”郭沫若《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》:“但到情急势迫的时候,他还能够对于贤能者去卑躬屈

  • 三秀悲中散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三嵇叔夜(康)《幽愤诗》:“煌煌灵芝,一年三秀。予独何为,有志不就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楚辞》曰:‘采三秀于山间。’王逸曰:‘三秀,谓芝草也。’”《楚辞.九歌.山鬼》:“采三秀兮山间。”宋

  • 惭路鬼

    源见“鬼揶揄”。谓宦途坎坷。唐骆宾王《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》诗:“揄揶惭路鬼,憔悴切波臣。”

  • 黄金铸范蠡

    《国语.越语下》:“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,浃日而令大夫朝之,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,曰:‘后世子孙,有敢侵蠡之地者,便无终没于越国,皇天后土,四乡地主正之。’”相传范蠡遁隐后,变易姓名,适

  • 江君

    源见“湘妃竹”。即湘君。唐李贺《兰香神女庙》诗:“看雨逢瑶姬,乘船值江君。”王琦汇解:“江君,即湘君也,以其为湘江之神,故变称江君。”【词语江君】   汉语大词典:江君

  • 无弦琴

    《晋书.陶潜传》:“〔陶潜〕性不解音,而蓄素琴一张,弦徽不具,每朋酒之会,则抚而和之,曰:‘但识琴中趣,何劳弦上声?’”后指用以表示高情雅趣的象征性的琴。唐白居易《夜凉》诗:“舞腰歌袖抛何处,唯对无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