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铭心刻骨

铭心刻骨

铭、刻:在器物上刻字。形容感激之至或感受极深,永志不忘。语本唐.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”。明.李开先《林冲宝剑记》第二出:“恩同海岳,铭心刻骨难忘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二回:“所悲者,父母早逝。虽有铭心刻骨之言,无人为我主张。”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:“感恩罔极,叩头泥首,铭心刻骨。”也作 ① 【刻骨铭心】。《水浒全传》第八十回:“万望太尉慈悯,救拔深陷之人,得瞻天日,刻骨铭心,誓图死保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九回:“谁知黄二麻子于这三片咸肉竟是刻骨铭心,也决计忘不掉。”


并列 铭、刻,在器物上刻字。形容感受深刻,永记不忘。语本唐·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邓贤《中国知青梦》:“我们有理由把这种劳动致富的平凡愿望看作一个农民的儿子始终~的理想之梦,一个当时注定不能实现的遥远而渺茫的人生‘乌托邦’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人际关系上。也作“铭肤镂骨”、“铭肌镂骨”、“铭心镂骨”、“刻骨铭心”、“刻骨镂心”、“镂骨铭肌”、“镂骨铭心”、“镂心刻骨”。


【词语铭心刻骨】  成语:铭心刻骨汉语词典:铭心刻骨

猜你喜欢

  • 孺子才

    参见:孺子贫

  • 敲金击石

    敲击金、玉制的乐器,比喻文章声调铿锵,有金玉之声。唐代韩愈《代张籍与李浙东书》:“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、敲金击石也。”并列 金、石,指钟磬一类乐器。敲击、演奏钟磬等乐器。形容声调铿锵。唐·韩愈《代张籍与

  • 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

    旧时形容勇于打抱不平的正义行动。语出元.杨显之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这个是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,则是误伤人命。”元.张国宾《合汗衫》四折:“自从那日张员外家赍发了我的盘缠,迭配沙门岛去。幸得彼处上司道我是个

  • 玉笋班

    笋,竹类的嫩茎和芽。比喻才士众多,如笋并立。出自唐李宗闵事迹。李宗闵(?-847年),字损之,唐宗室,贞元二十一年(805年)进士,后历任华州参军事、洛阳尉、监察御史、礼部员外郎、驾部郎中等职。穆宗在

  • 代马不思越

    同“代马依风”。唐李白《古风》之六:“代马不思越,越禽不恋燕,情性有所习,土风固其然。”主谓 代,古国名,指代北方。越,古国名,指代南方。北方的马不会思念南方。比喻眷念故乡。唐·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之

  • 月娥

    同“嫦娥”。唐孟郊《看花》诗之一:“月娥双双下,楚艳枝枝浮。”亦借指月亮。五代牛希济《临江仙》词:“箫鼓声稀香烬冷,月娥敛尽弯环。”【词语月娥】   汉语大词典:月娥

  • 齿马之嫌

    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齿路马,有诛。”孔颖达疏:“若论量君马岁数,亦为不敬,亦被责罚。”后用“齿马之嫌”指议论宫廷内部事务的嫌疑。明 沈榜《宛署杂记.奶口》:“执事者以事关内庭,不敢犯齿马之嫌,而所费无

  • 智叟

    源见“愚公移山”。指表面智巧而实际目光短浅的人。北齐刘昼《新论.审名》:“世人传言,皆以小成大,以非为是……愚公 智叟,而像顽称,黄公美女,乃得丑名。”【词语智叟】   汉语大词典:智叟

  • 纶命

    源见“纶綍”。指皇帝的诏命。宋杜安世《玉楼春》词:“纶命忽从天上至,便绾兵权辞漕计。”元王恽《玉堂嘉话》一:“宜司纶命,以赞皇猷。”【词语纶命】   汉语大词典:纶命

  • 毅豹

    《庄子.达生》载:鲁人单豹身强,但不知戒避险途,结果被饿虎吞噬;鲁人张毅应接世务恭慎,但不知健身,结果死于内热。后因以“毅豹”为感喟养生之道难求的典故。宋苏轼《王中南哀辞》:“已知毅 豹为均死,未识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