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史.孝义传上.潘综传》附《陈遗传》:“宋初吴郡人陈遗,少为郡吏,母好食?底饭。遗在役,恒带一囊,每煮食辄录其焦以贻母。后孙恩乱,聚得数升,恒带自随。及败逃窜,多有饿死,遗以此得活。母昼夜泣涕,目为
源见“七步成诗”。比喻骨肉相残。柳亚子《送巴黎和会代表》诗之二:“善哉佳兵总不祥,相煎萁豆痛肝肠。”
同“郭泰船”。明冯惟敏《新水令.寿马南江》套曲:“也曾对西风独上仲宣楼,也曾乘皓月同登郭泰舟。”
源见“苜蓿盘”。形容贫官生活。清袁枚《慰广文虞东皋以老被劾》诗:“从古广文先生官不饱,镇日盘堆苜蓿草。”
源见“乘槎”。谓漫游天河或乘船远游。清钱谦益《沈雪樵行脚诗》:“槎泛银河堪鹊驾,书传锦字抵龙宫。”
《汉武故事》:“上(汉武帝)尝辇至郎署,见一老翁,须鬓皓白,衣服不整。上问曰:‘公何时为郎,何其老也?’对曰:‘臣姓颜名驷,江都人也,以文帝时为郎。’上问曰:‘何其老而不遇也?’驷曰:‘文帝好文而臣好
《孝经.丧亲》:“二子曰:‘孝子之丧(此音sàng)亲也……礼无容,言不文。’”《孝经》上说,孝子在居丧(sāng)期间,言辞要质朴无文;以礼接待宾朋时,也不必修饰容貌,这样才能显示出哀悼之情。南朝梁
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以诗书礼乐教,弟子盖三千焉,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。”孔子有弟子三千人,其中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。后以“三千弟子”为称道弟子众多的典故。唐.杜甫《示宗武》诗:“十五男儿志,三千弟
《史记.陈丞相世家》:“(王)陵之免丞相,吕太后乃徙(陈)平为右丞相,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。左丞相不治,常给事于中。食其亦沛人。汉王之败城西,楚取太上皇、吕后为质,食其以舍人侍吕后。其后从破项籍为侯
同“祝鸡翁”。唐杜甫《催宗文树鸡栅》诗:“依赖穷岁晏,拨烦去冰释。未似尸乡翁,拘留盖阡陌。”【词语尸乡翁】 汉语大词典:尸乡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