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随珠和璧

随珠和璧

同“隋珠和璧”。《汉书.西域传赞》:“兴造甲乙之帐,落以随珠和璧。”清钱泳履园丛话.收藏》:“看书画亦有三等,至真至妙为上等,妙而不真为中等,真而不妙为下等。上等为随珠和璧。”


并列 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的并称。传说古代有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受伤,用药治而愈之,蛇从江中衔明珠以感恩报德,因称随侯珠,又称灵蛇珠。楚人卞和在荆山获得一块璞玉,先后献给武王、文王,都以为是石头,和氏因此被定为欺君之罪而砍断两只脚,成王登位,使人剖璞,得夜光宝玉,因称其为和氏璧。事见《韩非子·和氏》、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。后以此泛指极贵重的珍宝。《汉书·西域传赞》:“兴造甲乙之帐,落以~。”△多用于物品之贵重者。→鱼翅熊掌 ↔粪土草芥。 也作“隋珠和璧”、“隋珠和玉”、“隋珠荆璧”、“随珠荆玉”。


【词语随珠和璧】  成语:随珠和璧汉语词典:随珠和璧

猜你喜欢

  • 乞祭人

    同“乞墦人”。宋王安石《破冢》诗:“墦间夜半分珠玉,犹是当年乞祭人。”

  • 羝乳乃得归

    其他 羝,公羊。引申为永远不能归返。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匈奴徙武北海无人处,使牧羝,羝乳乃得归。”△用于回返方面。也作“羝乳得归”。

  • 拔一毛而利天下

    毛:原指汗毛,后也指羽毛。 拔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。 比喻损失小而获益极大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孟子曰:‘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’”明.张岱《斗鸡檄》:“张两翼以战垓心,敢辞踯躅

  • 求友莺

    源见“求友”。指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宋韩淲《醉桃源.昌甫有曲名之濯缨因和》词:“人不见,句还成。又听求友莺。”

  • 鹈翼

    《诗经.曹风.侯人》:“维鹈在梁,不濡其翼。彼其君子,不称其服。”郑玄笺:“鹈在梁,当濡其翼,而不濡者,非其常也。比喻小人在朝,亦非其常。”鹈,水鸟,即鹈鹕。梁,指水上鱼梁。此是本诗第二章,意思是说:

  • 狡兔死,良狗烹

    《韩非子.内储说下》:“狡兔尽则良犬烹,敌国灭则谋臣亡。”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抛弃、杀害有功之臣。汉.司马迁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狡兔死,良狗烹;高鸟尽,良弓藏;敌国破,谋臣亡。”并列 捕获到了兔子,猎

  • 舌在口

    同“舌存”。宋张九成《和施彦执怀姚进道叶先觉韵》:“区区竟何在,尚夸舌在口。”

  • 鱼水恩深

    同“鱼水契”。唐窦常《谒诸葛武侯庙》诗:“永安宫外有祠堂,鱼水恩深祚不长。”

  • 卫布

    《左传.闵公二年》:“卫文公大布之衣,大帛之冠。”杨伯峻注:“大布衣,大白冠,所以示俭。”后因以“卫布”指粗布衣服。卷盫《蔽庐丛志序》:“太羹玄酒,沃唇不旨;刘冠卫布,入市则哗。”【词语卫布】   汉

  • 腰常折

    同“腰恒折”。宋陈与义《元方用韵见寄》之二:“不辞彭泽腰常折,却得邯郸梦少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