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雀儿参政

雀儿参政

此典为金哀宗时,参知政事合周行文将“而”写作“儿”事。合周,即完颜合周,是金宗室,一名永锡。金宣宗贞祐三年(1215年)任元帅左监军兼知真定府事。时蒙古军进军中都,合周奉命往援,溃逃而归,中都失守。金宣宗削除其官职爵位,受刑80杖。不久,重被起用。贞祐四年(1216年)任御史大夫,权尚书右丞,领兵赴陕西拒蒙古军。合周在渑池(今河南渑池县西)滞留数日后才到达京兆(今陕西西安),但此时蒙古军已到而合周又避兵不战,遂使潼关失守,蒙古军直抵汴京(今河南开封)城郊。合周按军法论罪应当斩首。皇族约百余人为他上书求情。宣宗说:“过去合周救中都,还没到达救援地就溃逃了,以至使宗庙山陵蒙辱。按他的罪过当斩,但我特别宽大处理,饶他一命,不久又让他复职。现在让他领兵镇守陕西,又犯了过去失援中都的错误,为国家大法所不容,我岂敢徇私呢?”于兴定元年(1217年),被免死除名。三年,重被起用。哀宗正大四年(1227年)奉使与蒙古议和。哀宗天兴元年(1232年)汴京被蒙古军包围,他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建议朝廷在京城括粟,增收米税,可得百余万石,并与左丞李蹊总管这件事,对京城百姓大肆搜刮。合周好作诗,词语粗俗,常被人引为笑料。这次括粟,他又亲自起草榜文,其中有“雀无翅儿不飞,蛇无头儿不行”等语,将“而”写作“儿”,下面的属吏明知错了也不敢改动就张贴出去,京城的人就称合周为“雀儿参政”。以后常用此典形容那些身居高位而为庸才的人。

【出典】:

金史》卷114《斜卯爱实传附合周传》2516-2517页:“合周者一名永锡。贞祐中,为元帅左监军,失援中都,宣宗削除官爵,杖之八十。已而复用。四年,以御史大夫,权尚书右丞,总兵陕西。合周留渑(miǎn免)池(今河南渑池县西)数日,进及京兆(今陕西西安),而大兵已至。合周竟不出兵,遂失潼关。有司以敌至不出兵当斩,诸皇族百余人上章救之,上曰:‘向合周救中都,未至而军溃,使宗庙山陵失守,罪当诛,朕特宽贷以全其命。寻复重职,今镇陕西,所犯乃尔,国家大法岂敢私耶。,遂再夺爵,免死除名。至是,为参知政事。性好作诗词,语鄙俚,人采其语以为戏笑。因自草《括粟榜文》,有‘雀无翅儿不飞,蛇无头儿不行’等语,以‘而’作‘儿’,掾(yuàn院)史(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)知之不敢易也。京城目之曰‘雀儿参政’。哀宗用而不悟,竟致败事”


主谓 比喻无才华的人参政当官。语出《金史·斜卯爱实传》“合周者,一名永锡,为参知政事。性好作诗,词语鄙俚,人采其语以为戏笑,因自草括栗榜文,有‘雀无翅儿不飞,蛇无头儿不行’等语,以而作儿,掾史知之,不改易也。京师目之曰‘雀儿参政’”。△贬义。用来讽刺附庸风雅的政客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彭泽柳

    源见“陶潜柳”。借以咏隐士。晋陶潜曾为彭泽县令。宋 陈德武《西江月.咏雪三调》词之一:“瘦损穷彭泽柳,禁持杀傅岩梅。”

  • 贪多嚼不烂

    比喻一味求多,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。语出《宝林禅师语录.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》:“僧云:‘明眼衲僧因甚脚跟下红丝线不断?’师云:‘贪多嚼不细。’”后多引作〔贪多嚼不烂〕。《二刻拍案惊奇.襄敏公元宵失子》记

  • 杨柳楼心月

    宋代晏几道《鹧鸪天》:“彩袖殷勤捧玉钟,当年拼却醉颜红。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。”词意是写歌舞通宵,照耀歌楼柳梢头的月亮已经西下。后以此语喻彻底歌舞。元代孙周卿〔双调.水仙子〕《赠舞女赵杨花》

  • 傲骨

    宋戴埴《鼠璞》卷上:“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,以腰间有傲骨。”后因以喻高傲不屈的性格。明袁宏道《感王胡庚》诗:“傲骨终然遭白眼,穷途无计觅青蚨。”【词语傲骨】   汉语大词典:傲骨

  • 佝偻承蜩

    《庄子.达生》:“仲尼适楚,出于林中,见佝偻者承蜩(tiáo蝉),犹掇(duō拾取)之也。仲尼曰:‘子巧乎?有道邪?’曰:‘我有道也。五、六月累丸二而不坠,则失者锱铢(zīzhū古代重量单位,形容少)

  • 柳絮才高

    源见“咏絮”。形容女子才华出众,文思敏捷。宋苏轼《谢人见和前篇》诗:“渔蓑句好应须画,柳絮才高不道盐。”【词语柳絮才高】  成语:柳絮才高汉语大词典:柳絮才高

  • 介推焚死

    源见“焚林”。指贤士爱惜名节,宁死不苟求利禄。宋陆游《放歌行》:“介推焚死终不悔,梁鸿寄食吾何病?”【典源】 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介子推至忠也,自割其股以食文公,文公后背之,子推怒而去,抱木而燔死。”《

  • 郑市

    源见“臣心如水”。谓登门者多,门庭若市。唐黄滔《卢员外浔启》:“伏以员外断籯积学,计斗负才,龟镜词林,梯航陆海,是故门骈郑市,俗垫郭巾。”【词语郑市】   汉语大词典:郑市

  • 黄歇三千客

    源见“三千珠履”。指权门众多的门客。黄歇,春申君名。元丁鹤年《自咏》之二:“生惭黄歇三千客,死慕田横五百人。”

  • 天鸡报晓

    南朝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(卷下):“东南有桃都山,上有大树,名曰桃都。枝相去三千里,上有天鸡。日初出照此木,天鸡则鸣。天下鸡皆随之鸣。”原为神话传说,后用以形容黎明时分的景况。南朝宋.谢灵运《于南山往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