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

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

战国策.燕策二》:“赵且伐燕,苏代为燕谓惠王曰:‘今者臣来,过易水,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拑其喙。鹬曰:“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”蚌亦谓鹬曰:“今日不出,明日不出,即有死鹬。”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今赵且伐燕,燕 赵久相支,以弊大众,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。’”后以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《明史.占城传》:“王能保境息民,则福可长享;如必驱兵苦战,胜负不可知,而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,他日悔之,不亦晚乎!”


其他 鹬,一种细长嘴的水鸟。鹬和蚌互相争持,老渔翁正好把它们一起捉了,得到利益。语本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钳其喙。鹬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’蚌亦曰:‘今日不出,明日不出,即有死鹬。’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”《喻世明言》卷10:这正叫做“~”。若是倪善继存心忠厚,兄弟和睦,肯将家私平等分析,这千两黄金,弟兄大家该五百两,怎到得滕大尹之手?”△贬义。用于比喻双方争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→坐收渔利 羊顶角,狼得食。也作“鹬蚌相持,渔人获利”、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、“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”,省作“鹬蚌相持”、“鹬蚌相斗”、“鹬蚌相危”、“鹬蚌相争”、“蚌鹬争衡”、“渔人得利”、“渔人之利”、“渔翁得利”、“渔翁之利”。


【词语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】  成语: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汉语词典: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

猜你喜欢

  • 资斧

    《易.旅》:“旅于处,得其资斧。”王弼注:“斧所以斫除荆棘,以安其舍者也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子夏《传》及众家并作‘齐斧’。”齐,利。资斧本义为利斧。宋程颐《易传》解“得其资斧”为“得货财之资,器用之材”

  • 酒入舌出

    《韩诗外传》卷一〇:“臣闻之酒入口者舌出,舌出者弃身,与其弃身,不宁弃酒乎?”酒一入口则话多,话多必有失,容易带来祸患,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喝酒。后因以“酒入舌出”形容酒一入口,话就多,容易带来损失。汉.

  • 解剑拜仇

    《文选》卷四十六任彦升(昉)《王文宪集序》唐.李善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“许荆,字子张,吴郡人。兄子世尝报仇杀人,其仇操兵欲杀世,荆与相遇,乃解剑长跪曰:‘今愿身代世死。’仇雠者曰:‘许掾,郡中称君为

  • 借箸筹

    源见“留侯借箸”。指出谋划策。宋王阮《上九江唐舍人五十韵》:“增重依莲幕,尤烦借箸筹。”【词语借箸筹】  成语:借箸筹

  • 浮钵

    同“浮杯”。宋欧阳修《智蟾上人游南岳》诗:“野渡惟浮钵,山家少施钱。”

  • 八万里

    《晋书.天文志上》:“天地隆高相从,日去地恒八万里。”相传古时从天上到地下的距离约八万里。宋.陆游《贫甚作短歌排闷》诗:“地上去天八万里,空自呼天天岂知!”

  • 卓氏琴

    源见“琴挑文君”。喻男女深情相爱。唐许浑《赠炼师》诗:“莫比班家扇,宁同卓氏琴?”

  • 鸾凤仇香

    《后汉书.仇览传》:“仇览字季智,一名香,陈留考城人也。少为书生淳默,乡里无知者。年四十,县召补吏,选为蒲亭长。……览初到亭,人有陈元者,独与母居,而母诣览告元不孝。览惊曰:‘吾近日过舍,庐落整顿,耕

  • 投谷

    参见:陨崖

  • 王阳囊衣

    《汉书.王吉传》:“王吉字子阳,琅邪皋虞人也。……子骏,成帝时为京兆尹,后为御史大夫。骏子崇,以父任为郎,历刺史、郡守,治有能名。自吉至崇,世名清廉,然材器名称稍不能及父,而位禄弥隆。皆好车马衣服,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