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黄雀哀

黄雀哀

战国策.楚策四》:“庄辛至。襄王曰:‘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。今事至此(指前文所述被秦击败,楚丧失国土,自己也逃亡到阳城之事),为之奈何?’庄辛对曰:‘……蜻蛉其小者也,黄雀因是已(因是已,也是这样)。俯啄白粒,仰栖茂树,鼓翅奋翼,自以为无患,与人无争也;不知夫公子王孙,左挟弹,右摄丸,将加己乎十仞之上,以其颈为的,倏忽之间,坠于公子之手,昼游乎茂树,夕调乎酸咸。’”

战国时,庄辛为了向楚顷襄王说明,若一味任用佞臣,贪图享乐,不对敌人加以警惕,必将招致败亡的道理,列举蜻蛉、黄雀、黄鹄只贪眼前的逸乐、终不免丧生为例,以虫鸟喻人事,加以阐述,入木三分。“黄雀哀”,是指黄雀只知奋飞啄食之乐,而没有顾及防身远害,终于成为公子王孙桌上的菜肴,酿成悲剧。后因用为不知防患、祸将及身的典故。

文选》卷二十三阮籍《咏怀》诗第十六首:“朱华振芬芳,高蔡相追寻。一为黄雀哀,涕下谁能禁。”


【词语黄雀哀】   汉语词典:黄雀哀

猜你喜欢

  • 倚柱惊雷

    源见“未惊雷破柱”。谓雷声轰鸣,使人震惊。北周庾信《奉和赵王喜雨》:“投壶欲起电,倚柱稍惊雷。”

  • 羽翮飞肉

    把羽毛集合成翅膀,鸟就可以使它的身体飞翔起来,借以说微细的力量只要能聚集起来,也就很可观了。《汉书.景十三王传》:“丛轻折轴,羽翮飞肉。”主谓 翮,鸟羽的茎状部分,引申为鸟的翅膀。羽毛虽轻,集许多羽毛

  • 过眼云烟

    同“过眼烟云”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九:“尽道是用不尽的金银,享不完的福禄了。谁知过眼云烟,容易消歇。”偏正 如同烟云在眼前掠过一般。比喻身外之物或很快就消失的事物。语本宋·苏轼《宝绘堂记》:“譬之烟

  • 金縢

    《尚书.金縢》:“武王疾,周公祷于三王,愿以身代。史纳其祝策于金縢匮中;其后周公因管蔡流言,避居东都,成王开匮得其祝文,乃知周公之忠勤,执书而泣,遂迎周公归成周。”因其匮缄之以金,故称金縢。縢,音té

  • 灭门

    指占卜官残害他人而使全家满门被处死。后以此典比喻残酷刑罚。西汉时,统治者仍依古代传统习惯任用占卜官之推算来测定国家大事。平时与卜官有点小怨小隙之人,常被他们借用公法来杀害;卜官们随心所欲地中伤他人,因

  • 王济尚味

    《晋书.王济传》:“(王济)性豪侈,丽服玉食……帝常幸其宅,供馔甚丰,悉贮琉璃器中。蒸肫甚美,帝问其故,答曰:‘以人乳蒸之。’帝色甚不平,食未毕而去。”王济极为豪华奢侈,竟以人乳蒸食,后以“王济尚味”

  • 牛心熟

    《世说新语.伏侈》:“王君夫(愷)有牛,名‘八百里駮’(bó),常莹其蹄角。王武子(济)语君夫:‘我射不如卿,今指赌卿牛,以千万对之。’君夫即恃手快,且谓骏物无有杀理,便相然可。令武子先射,武子一起便

  • 不怨天,不尤人

    怨:埋怨。尤:归咎。 既不怨天,也不责人。 形容对不如意事能安之若素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。”清.包世臣《答刘芙初书》:“或又以君子不怨天,不尤人为劝,此尤非知仆者也。

  • 画地难入

    《汉书.司马迁传》: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,削木为吏议不对,定计于鲜也。”汉代司马迁曾称赞有的士人即使画地为牢也决不进入,借以表述他决不屈节受辱的心志。后遂用作喻指囚禁之辱的典故。

  • 桐叶之信

    源见“桐叶之封”。指帝王封拜的符信。《南史.宋武帝纪》:“叟诣帝曰:‘成王不负桐叶之信,公亦应不忘司马之言。’”【词语桐叶之信】  成语:桐叶之信汉语大词典:桐叶之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