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龛山
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4涪州:七龛山“在武龙县北一十五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武隆县:七龛山“在县北二里。山高大,上有七穴”。
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4涪州:七龛山“在武龙县北一十五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武隆县:七龛山“在县北二里。山高大,上有七穴”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棣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滨州市东南蒲城乡。大业初属渤海郡。唐贞观六年 (632) 废。七年 (633) 复置,属棣州。五代周显德中属滨州。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(1012)省。金
北魏置,属东恒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西北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北。属东恒农郡。北周废。
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南境,接祁门县界。明嘉靖《池州府志》卷1:良禾岭“在(建德)县东四十五里。径入祁门。下五里有龙池洞,高敞如室。前有三石,池水注悬崖,如瀑布然”。
在今广东和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定南县:岑冈在“县(治今老城镇)西二十五里,与龙南及广东和平县接境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岑冈“在定南厅西南,隔溪二十里,与广东和平县接界。旧为贼大薮,明
①唐至德二年(757)改安边县置,为兴唐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北蔚县。五代梁改名隆化县。后唐复名安边县。后晋改名灵仙县。②五代唐改元城县置,为兴唐府治。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(旧府城)。后晋复名元城县
①春秋时曹邑。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 僖公八年 (前652),“春王正月,公会王人、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许男、曹伯、陈世子款,盟于洮”。杜注: “洮,曹地。” 《左传》: 僖公三十一年(前629
北周天和年间置,属西宁州。治所在苏祁县 (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北部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北周武帝置,治苏祁县(今四川西昌市西北礼州)。属西宁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
蒙古中统三年 (1262) 置陕西四川等处行中书省,简称陕西行省或陕西省。治所在京兆府 (今陕西西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、四川二省全境、甘肃东南部和宁夏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。元至元二十三年 (1286
南朝梁置,属万州。治所在新安县(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沙坝场)。西魏恭帝二年(555)改为巴渠郡。
在今浙江诸暨市东北六十里。《明史·杨维桢传》: 维桢 “父宏,筑楼铁崖山中,绕楼植梅百株,聚书数万卷,去其梯,俾诵读楼上者五年,因自号铁崖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