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利溪
在今广东潮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海阳县:三利溪“在府城西。导濠水西历潮阳、揭阳二县,回抱曲折,殆将千里,而后入海。三县利之,因名。……《通志》:三利溪,宋元祐间浚,明正统以来,日就湮塞,宏治五年复浚,八年复塞。至今惟小沟泄水潦而已”。
在今广东潮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海阳县:三利溪“在府城西。导濠水西历潮阳、揭阳二县,回抱曲折,殆将千里,而后入海。三县利之,因名。……《通志》:三利溪,宋元祐间浚,明正统以来,日就湮塞,宏治五年复浚,八年复塞。至今惟小沟泄水潦而已”。
清雍正三年 (1725)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共和县及青海湖南岸石乃亥一带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左翼后旗: “牧地在大通河南岸,青海正北。东至吉噶素台鄂兰布拉克,南至和洛海,西至布都克图乌兰和硕,
①南朝梁修。在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四十八里堰头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 松阳县: 通济堰,“《志》 云: 萧梁时詹、南二司马始创此堰,宋元祐以后不时修筑,乾道中州守范成大复加茸治,以溉松、遂二县之跷
又名天木山、天目山、士雅山。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北。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乃致妻孥汝南大木山下。”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水又东北与大木水合,水西出大木山,山即晋车骑将军祖逖自陈留将家避难所居也。”即“士雅山
又作八洒。即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三十二里坝洒农场场部驻地。清乾隆时设坝洒汛。壮语“坝”为口子或河谷,“洒”为簸箕形,意即簸箕形的河谷地带。
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六年(623),“高开道掠赤岸镇及灵寿、九门、行唐三县而去”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2:定州唐县有赤岸镇。(1)古镇名。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,
唐末置,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乾化三年(913),“晋周德威拔燕安远军,蓟州将成行言等降于晋”。即此。五代方镇名。即安远节度使。五代唐以宣威军改置,治安州(今湖北安陆市)。晋废,
明置,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 墓口关在 “ (金石番长官) 司西十五里”。
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置,属熙州。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北六十里。后改为关。北宋熙宁七年(1074年)置,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北。后废。
一作毛狗寨。即今湖南保靖县西南五十八里毛沟镇。洪宪元年 (1916) 《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》: 保靖县西南有茅沟寨。
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四十里驿道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掖县东北有驿道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