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岔口

三岔口

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朝鲜族乡。因位于瑚佈图河(亦作三岔河)汇入绥芬河处而得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于此置绥芬河厅。


(1)地区名。在天津市南开、红桥、河北三区交会处,金钢桥附近。北运河、南运河于此汇流入海河,以三河交汇处得名。旧三岔口在今狮子林桥附近,1918年海河截弯调直,三河相汇处北移至金钢桥北侧。金时在三岔口附近建直沽寨,元称海津镇。元代海运兴起,三岔口一带成为舟船停泊、船工休憩的场所。明代大运河疏通,水路运输更为发达,商业、手工业也随之发展,成为天津当时最繁华的地区。古诗曾有“晓日三岔口,连樯集万艘”、“沽上人家千万户,繁华风景小扬州”之赞。1983年建有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。(2)集镇名。在天津市宝坻区北部、泃河南岸。三岔口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650。始建于辽。因建在泃河、蓟运河、辽代运粮河汇流处,故名。古称三岔城。聚落由三岔口、西小庄、王家庄三自然村组成。有衬衫、丝带、缝纫等厂。三赵、宝三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孟杰路

    元泰定四年 (1327) 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缅甸南掸邦南部孟皎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改为府,后废。元置,治今泰国清迈东北。属蒙庆宣慰司。辖境相当今泰国清迈、帕尧等地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

  • 鹅州

    唐武德三年 (620) 杜伏威置,治所在义兴县 (今江苏宜兴市)。以金鹅山为名。七年 (624) 改为南兴州。

  • 道人硚

    亦作道人桥。即今湖北云梦县南四十六里道桥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云梦县南有道人硚。

  • 五花岩山

    即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五峰岩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7广德州:五花岩山“在州城北七十里。横列五峰,高三百丈许。最高峰顶有白佛祠,石壁上刊天宝年号”。

  • 祥顺山

    即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祥顺乡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黑龙江通河县: “县属祥顺山,距县市七十五里。”

  • 秀江驿

    在今江西宜春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宜春县:秀江驿“在府城北。旧为秀川公馆,洪武初改置驿”。清时裁。明洪武初置,在今江西省宜春市东。属袁州府。清废。

  • 之莱山

    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平度州“天柱山”条下:“《通志》:山之东曰之莱山,东连大泽、御驾、明堂诸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一》:之莱山,“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汉人祀月之处。山有秦篆悬崖

  • 东京陵

    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北十里,太子河东之东京陵乡。因在东京城旁,故名东京陵。《清太祖实录》:后金天命九年(1624)四月,“上以辽阳既定,建都东京,努尔哈赤谕令移景祖、显祖、孝慈皇后及皇妃、皇伯父、皇弟、皇

  • 牛肚湾墟

    即今广东新会市西司前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逋宁县

    东晋升平五年 (361) 置,属永平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藤县、昭平、岑溪等县境。南朝宋大明八年 (464) 后废。南齐复置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