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渡河
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之兴文河,为长宁河上源之一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兴文县:“水车河一名三渡河,源出故建武城山谷中, 至县东北, 又西流,经梅岭堡入长宁县,注淯溪。”
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之兴文河,为长宁河上源之一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兴文县:“水车河一名三渡河,源出故建武城山谷中, 至县东北, 又西流,经梅岭堡入长宁县,注淯溪。”
北宋初置,治所在江陵府 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)。雍熙中与荆湖南路合并为荆湖路。至道三年 (997) 又分为荆湖北路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兴山、巴东等县以东,大悟、鄂州、通城等市县以西,远安、荆门、
即白石潭。在今广西灵川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白石湫“在灵川县南三十里。唐李商隐《桂林诗》:‘龙移白石湫’即此。亦曰白石潭、白石漈”。
清置,属宜君县。即今陕西宜君县南哭泉乡。在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南部、小额木特河西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55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置醴泉镇。宣统元年(1909年)置醴泉
即六门堤,亦名鹿门堤。在今河南邓州市西三里。《水经·湍水注》:“湍水又径穰县为六门陂。汉孝元之世,南阳太守邵信臣,以建昭五年断湍水,立穰西石堨,至元始五年更开三门为六石门,故号六门堨也。溉穰、新野、昆
在今陕西旬邑县东马栏乡。《宋史·赵珣传》:元昊入寇,珣渭葛怀敏曰,“敌远来,众倍锋锐,莫若依马栏城布栅以扼其路”,即此。清设县丞于此。民国改为县佐。1949年革命根据地在此设马栏县。(1)古镇名。在今
唐置,属羁縻悦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。后废。
清置,属余杭县。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九十一里闲林镇。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南部。面积74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闲林,人口1.2万。相传古时此地林木参天,隋末唐初余杭县令张士衡告老还乡,取“
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拉林河北岸向阳岸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6五常厅:东南“一百里向阳山屯”。
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五滧乡。《清一统志·太仓州》:五滧镇“在崇明县东。有县丞驻此”。古镇名。清初建镇,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五滧乡。清崇明县丞驻此。1938年建五滧乡。
①明置,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南唐马寨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“长营堡”条下:长定堡“又西南为长宁堡”。民国《奉天通志》卷75辽阳县:唐马寨村“明时为长宁堡地”。②亦作长平堡。明改长宁安抚司置,属茂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