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蜀

三蜀

①秦灭蜀国置蜀郡,西汉高帝分蜀郡置广汉郡,武帝又分置犍为郡,本一蜀国,称为三蜀。辖地相当今四川中部,贵州北部赤水河流域及云南金沙江下游以东,会泽以北地区。西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三蜀之豪,时来时往。”刘逵注: “三蜀,蜀郡、广汉、犍为也。”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益州以蜀郡、广汉、犍为为三蜀,土地沃美,人士俊乂,一州称望。”

②唐代三蜀指东川、西川及汉川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复二年(902),王宗涤对王建曰:“三蜀略平,大王听谗,杀功臣可矣。”胡三省注:“东西川及汉川为三蜀。”


秦灭巴、蜀置巴郡、蜀郡。西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分两郡地置广汉郡,武帝建元六年(前135年),分广汉郡南部合夜郎国地置犍为郡。合称三蜀。四川省中部、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、宣威市以北及贵州省西北地区。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三蜀之豪,时来时往。”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益州以蜀郡、广汉、犍为为三蜀。土地沃美,人士俊乂,一州称望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坚昆都督府

    唐贞观二十二年(648)以铁勒结骨(即黠戛斯)部置,隶燕然都督府。故地在今俄罗斯萨彦岭以北叶尼塞河上游一带。后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以铁勒结骨部(即黠戛斯)置,约在今俄罗斯叶尼塞河

  • 罗源水

    即今广东四会市北罗源河,为龙江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宁县: 罗源水 “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。源出大罗山麓,西南流十余里,有石港潭水注之,经四会县界,合龙江,而注于绥江”。

  • 安龙府

    本安笼千户所。南明永历帝居此,改为安龙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安龙县。清改置安笼所,后又改安笼厅、安笼府,嘉庆二年(1797)改置兴义府。

  • 狗头岭

    在今浙江余杭市西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9: 狗头岭 “在钱塘县旧治之北,到县五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杭州府: 狗头岭在 “府西北五十里。唐上元二年刘展作乱,……杭州州将李藏用使其属温晁自余杭驰

  • 冶县

    汉武帝平闽越后改东冶置,为会稽东部都尉治。治所在福建福州市旧冶山之麓。西汉时今福建全省仅有此县,其辖境实际所及约当今福州市一带。东汉初改名东冶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8福州《景物上》:东冶,“《晏公类要

  • 双凤镇

    又名双林。别称凤林、凤溪。即今江苏太仓市西北二十里双凤镇。《清一统志·太仓州一》:双凤镇,“相传晋成帝时,耕者斫土皆五色,得一石函,中有石龟二,化为双凤,故以名乡,镇亦因之”。(1)在江苏省太仓市西部

  • 大目溪

    即今福建闽侯县(甘蔗镇)西北之大穆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大目溪在“府西北五十里。出古田县界,其南为小目溪,出永福县界,皆西北流,注于马渎江”。

  • 义昌县

    ①南齐置,属齐安郡。约在今湖北麻城市一带。隋以前废。②南齐置,属南义阳郡。约在今湖北大悟、孝感之间一带。隋以前废。③唐天宝元年(742)改卢阳县置,属桂阳郡(后改郴州)。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。五代唐改

  • 灵洞

    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西五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万岁县:“东南五里有灵洞。贞元九年雷雨震开。”《方舆胜览》卷59开州:灵洞“在州(县)南五里温井后”。今名仙女洞,为溶洞,分内外:外洞大厅面积200平

  • 前山

    在今湖南桑植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安福所: 前山 “在所治 (今桑植县) 南。登山可以瞭望”。集镇名。(1)在浙江省临海市北部、河头溪南岸。属河头镇。人口3850。村后有形如蟾蜍之山,原名蟾山,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