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上河

上河

①地区名。指江苏里运河以西、淮河、洪泽湖以东地区。清靳辅《治河方略》卷2下河形势:“淮以南、扬以北,周围千百里泽国也。运河贯其中,东西二堤夹之。西堤以西为上河,泽之所钟,旧有汜洸、白马、甓社、邵伯等十七湖。东堤以东为下河,泽之所钟,旧有射阳、广洋、喜雀、渌洋、淤溪等三十六湖。”

②汉时称黄河在富平县(今宁夏吴忠市西南)境内一段为上河。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元初四年(117),“任尚及骑都尉马贤与先零羌战于富平上河,大破之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河水“又北径上河城东,世称之汉城。薛瓒曰:上河在西河富平县,即此也。冯参为上河典农都尉所治也”。

③指今江苏北部通扬运河。《两淮盐法志》卷9河渠:“自扬州湾头分支入闸,东经泰州,历如皋,抵通州。”


(1)古地区名。指江苏省里运河以西、淮(河)、湖(洪泽湖)以东地区。靳辅《治河方略》卷二《下河形势》:“淮以南、扬以北,周围千百里泽国也。运河贯其中,东西二堤夹之。西堤以西为上河,泽之所钟,旧有汜洸、白马、甓社、邵伯等十七湖。东堤以东为下河,泽之所钟,旧有射阳、广洋、喜雀、渌洋、淤溪等三十六湖。”参见“下河”。(2)古水名。(1)汉时称黄河在富平县(今宁夏吴忠市西南)境内一段为上河。《水经注·河水》:河水“又北径上河城东,世谓之汉城。薛瓒曰:上河在西河富平县,即此也。冯参为上河典农都尉所治也”。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元初四年(117年),“任尚及骑都尉马贤与先零羌战于富平上河,大破之”。(2)指今江苏省北部通扬运河。《两淮盐法志》卷九《河渠》:“自扬州湾头分支入闸,东经泰州,历如皋,抵通州,为上河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葛

    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二十余里。《春秋》:隐公五年(前718),“宋人伐郑,围长葛”。杜注:“颍川长社县北有长葛城。”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长葛市东北。《春秋》隐公五年(前718年):“宋

  • 向家坝

    即今湖北竹溪县东南向家坝镇。清有千总、额外外委驻防。

  • 多萸铺

    在今云南开远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阿迷州:多萸铺“在州南。《滇程记》: 自教化三部而北,有舍苴河菁口,又北为教化河。外近州界有琐罗城,又北至歪头山, 又北次多萸铺, 乃至州治。渡小盘江至彭堡,接弥

  • 靖港市

    古为沩口戍。即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湘江西岸靖港镇。旧置分销盐局,又有舢板巡防分驻。《清史稿·曾国藩传》 载: 清咸丰间,太平天国军攻湖南,“陷湘潭,邀击靖港”。曾国藩军败,“国藩愤投水,幕下士章寿麟掖

  • 吕城堰

    北宋置,在今江苏丹阳市东五十里江南运河上。《宋史·河渠志六》:“哲宗元祐四年,知润州林希奏复吕城堰,置上下闸,以时启闭。”

  • 夏墟

    或作夏虚。《左传· 定公四年》: “分唐叔以大路、密须之鼓,……命以 《唐诰》 而封于夏虚。” 其地有三说: (1)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。西晋杜预注: “夏虚,大夏。今大原晋阳也。” (2) 在今山西

  • 会里庄

    即今河北乐亭县东北二十里会里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昌黎县图:西南有会里庄。

  • 大竹卡

    在今西藏日喀则市东北。是日喀则经麻江去拉萨渡雅鲁藏布江的渡口,也是西藏著名渡口之一。藏语“大”即大氏家族之意,“竹卡”意为渡口。东至仁布,西至日喀则,北至乌郁都有道路相通,为后藏交通要津。

  • 南晋寿郡

    南朝宋元嘉十二年 (436) 以侨流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晋寿县 (亦作南晋寿县,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)。梁为东益州治。北周改为九陇郡。南朝宋元嘉十二年(435年)置,治南晋寿县(今四川彭州市西北)

  • 西南潭

    在今广东三水市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西南潭“在三水县(治今河口镇城内村)东十八里。江水所汇也。商船多泊于此。其南有老沙洲,一名动星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