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乐县
1913年析张掖县置,属甘肃甘凉道。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西东乐乡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32年改为民乐县。
旧县名。1913年由张掖县所属东乐分县析置,治今甘肃省民乐县北东乐镇。1933年更名民乐县。
1913年析张掖县置,属甘肃甘凉道。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西东乐乡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32年改为民乐县。
旧县名。1913年由张掖县所属东乐分县析置,治今甘肃省民乐县北东乐镇。1933年更名民乐县。
在今广东惠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归善县: 黄洞山在 “府西三十里。山深远,旧为贼巢。弘治十一年,御史万祥言,惠州有黄洞山贼即此。山脉蜿蜒而东,至府西十里为新村岭,郡邑之屏障也”。古山名。
即今新疆阿克陶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英吉沙尔直隶厅:英乙泉水“一径阿克托八栅,为别什干渠,东北至疏勒入沙碛”。1954年于此置阿克陶县。
又名纳仓宗、香沙宗、桑札宗、西泥沙、香沙。即今西藏申扎县。为后藏北部大市。清末辛亥年版《西藏新志》卷上:先家城“铺店鳞次,人烟稠密,乃此路第一市驿,繁盛无有出其右者。本驿自此岐分二支,一通札什伦布,一
南齐置,属广熙郡。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南罗定江之东。隋属永熙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改名永宁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广东省罗定市西南罗定江之东。属广熙郡。隋改属永熙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改名永宁
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: 旗纛山 “在司东南二十里。状若旌旗”。
又名通济桥。即今河北献县北十里臧桥乡。清乾隆 《献县志》 卷 1: 通济桥 “即臧家桥,县北十里。顺治十八年建木桥,长十五丈”。
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梓潼县:“五妇山,驰水所出,南入涪。”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汉中志》:梓潼县“有五妇山,故蜀五丁士所拽蛇崩山处也”。同书《蜀志》:“(秦)惠王知蜀王好色, 许嫁五女于
即今云南盈江县西南二十三里弄璋街,为弄璋乡驻地。清光绪《腾越厅志稿》卷4:乾隆四十四年(1779)设弄璋街塘。傣语“弄”为水塘,“璋”为大象,意即象塘。
隋、唐东京洛阳皇城南洛水上,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。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,上各有桥: 南为星津桥,中为天津桥,北即黄道桥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、隋唐皇城南洛水上。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,上各
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即墨县“不其山”条下:四舍山“四峰峻起,如舍宇,惟一径可以登陟”。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一》称:四舍山“一名四社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