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梁山
即博望山。在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滨。与对岸和县西梁山相对,合称东、西梁山。
又称博望山、望夫山。在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、长江南岸。海拔84米。与对岸和县西梁山合称天门山。山势陡峻,东南坡较缓。历为江防要地,有清代炮台、城垒遗址。与西梁山间架有过江电缆铁塔。
即博望山。在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滨。与对岸和县西梁山相对,合称东、西梁山。
又称博望山、望夫山。在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、长江南岸。海拔84米。与对岸和县西梁山合称天门山。山势陡峻,东南坡较缓。历为江防要地,有清代炮台、城垒遗址。与西梁山间架有过江电缆铁塔。
亦名奴葵谷。在今甘肃临夏市东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上》: 东晋太和二年 (367),“张天锡率步骑三万击李俨,攻其大夏、武始二郡,克之。天锡将掌据又败俨诸军于葵谷”。即此。在今甘肃省永靖县境内。东晋太和二
南朝梁置,治平兴郡(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)。后改为沙州。南朝梁置,治白水县(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广元、江油、青川等市县部分地区。后废。
又名岑头盖、铁桶盖。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六十里杨家坳乡境。清咸丰、同治年间,白莲教在思南、凤冈等地起义,称 “白号军”。朱明月部以此为据点,坚持斗争12年之久。今前营城墙完好,点将台、花厅、昭忠祠、九龙口
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南宁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南中志》:“山出好升麻。”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13:“其叶似麻,其性上升,故名。”该书并引陶弘景曰:“旧出宁州
即西拉沐伦河。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源西拉沐伦河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3:康熙二十九年(1690)八月,额鲁特准噶尔噶尔丹攻破喀尔喀蒙古,长驱南下至乌兰布通山,清抚远大将军福全进击,大破噶尔丹军,噶尔丹“拔营
1941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由沁水县析置,属太岳区。治南阳村(今山西沁水县西南南阳村)。1947年撤销,与士敏县合并,复置沁水县。旧县名。太岳抗日根据地设。1941年由山西省沁水县南部析置。以位县南得
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吉县东北。《左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:骊姬使言于晋献公曰:“蒲与二屈,君之疆也。”一说“二屈”当作“北屈”。春秋晋北屈、南屈二城的合称。在今山西省吉县东北。《左传》庄公二十八年(前666
南齐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。后废。
即今湖北孝昌县东北小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孝感县“九里关”条下:小河溪镇“在县北百二十里。地险僻。《志》云,即王莽时王常起兵处”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嘉庆间改设县丞。民国设县佐。
①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江州置,治所在汊川郡(今湖北汉川县东南十里)。南朝陈末废。②隋大业初改复州置,治所在沔阳县(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)。寻改为沔阳郡。③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汉阳县(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