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胜堡
①北宋筑,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。南宋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仁宗庆历元年(1041),民乏饮水,麟府将张亢“以(府)州东焦山有石炭穴,为筑东胜堡”。即此。
②明置,属海州卫。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开河城。《清太祖实录》卷7:后金天命六年(1621)三月,“辽阳既下,其辽东之三河、东胜……河东大小七十余城,官民俱薙发降”。即此。
北宋康定间置,在今陕西省府谷县东北。
①北宋筑,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。南宋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仁宗庆历元年(1041),民乏饮水,麟府将张亢“以(府)州东焦山有石炭穴,为筑东胜堡”。即此。
②明置,属海州卫。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开河城。《清太祖实录》卷7:后金天命六年(1621)三月,“辽阳既下,其辽东之三河、东胜……河东大小七十余城,官民俱薙发降”。即此。
北宋康定间置,在今陕西省府谷县东北。
即今江苏泗阳县东北五十里里仁乡。清乾隆《淮安府志》卷5:桃源县有里仁集。
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、原归州镇东北六十里屈坪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 (秭归) 县东北数十里,有屈原旧田宅。虽畦堰縻漫,犹保屈田之称也。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,累石为屋基,名其地曰乐平里。” 《名胜志
古名大伍山。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与孝昌县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孝感县:大悟山在“县东北百三十里。高二百余丈,广六里,上有平畴可耕种,其下为狮子岩。一名上界山”。在湖北省孝感市东北与大悟县交界处。隋称
即龟兹国。都城在伊逻卢城 (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)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屈支国 “东西千余里,南北六百余里。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”。即“龟兹国”。
1913年改胪滨府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满洲里市。1934年日占期间改设满洲里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胪滨府裁府改县,治满洲里(今内蒙古满洲里市)。1942年撤销,改置满洲里市。
①在今四川茂县北,为岷江渡桥。《寰宇记》卷78茂州: “普通三年置绳州,取桃关之路,以绳为桥,因作州称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7茂州: 绳桥“旧在州北汶江上。《寰宇记》: 梁置绳州,以绳为桥也”。②在
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所与巴中市同。其辖境为巴中县城郊。1935年3月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由四川省巴中县城郊析置,治巴中县城(今四川巴中市)。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。
在今河南杞县北七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杞县:“县北七里有张柔城。元张柔镇雍丘,城被水所圯,乃于城外筑新城,创置廨宇。”即此。
明永乐八年 (1410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费雅河 (乌斯浑河) 上游。后废。明永乐八年(1410年)置,治所今址不详。属奴儿干都司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费雅河(乌赫林河
明代西藏地名。其地在今堆龙德庆县。元末,大司徒伯木古鲁(帕主)万户长在乌思藏置十三个宗,牛儿宗为十三宗之一,永乐十一年(1413)置牛儿宗寨行都指挥使司,隶属于乌思藏都指挥使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