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陉关

东陉关

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十五里峪口村。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:唐天宝十四年(755),郭子仪“进攻云中马邑,开东陉”。即此。元废。


在今山西省代县东北胡峪山上。唐武元衡有《度东陉关》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伍隍场

    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五隍镇。清光绪《资州志》卷3资阳县:万寿场“即五皇场,在县八十里”。民国《资阳县志稿》卷1:伍隍场“以有五隍庙得名。旧名万寿场,亦以万寺庙得名。……明代旧场”。

  • 土城

    在今北京城德胜门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顺天府:“土城在府西北八里。唐时戍军顿舍处也。或曰元置。正统十四年,也先奉上皇车驾登土城,诏廷臣王复等出谒,即此矣。”(1)古地名。在今北京市西北。明正统十四年(

  • 洡阴县

    一作耒阴县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洡阳县置,属衡州。治所在今湖南耒阳市东北大市圩。大业初属衡山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为耒阳县。

  • 剡山

    即今浙江嵊县西北隅城隍山南支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绍兴府: 剡山 “在嵊县北一里。昔秦始皇东游,使人凿此山以泄王气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嵊县: 剡山 “山巅为星子峰,稍下为白塔冈……水流山下,

  • 汧阴县

    北魏永熙元年(532)置,为东秦州、陇东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东南十六里。西魏改名杜阳县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)迁治今陇县城。大象二年(580)复名汧阴县,仍为陇东郡治。隋开皇五年(585)改为汧源县

  • 僧祇

    ①一作僧祗。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之宋卡。据 《隋书·赤土传》: “其王居僧祇城。”②亦译僧耆、层期。或以为专指非洲东岸的黑种人。昔大食人名非洲东岸之地曰僧祇拔儿,今尚有一小部地存其旧名,即桑给巴尔岛。

  • 大足川

    即今四川大足县境之濑溪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1昌州:大足县,“《元和志》云:与昌州同置,以界内大足川为名”。

  • 冬桃隘

    在今江西全南县西南冬桃岭上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二》:冬桃隘“在龙南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冬桃岭上。路通连平、翁源、始兴。明万历中置营堡。崇祯初,移下历巡司驻此。本朝顺治初裁”。在今江西省全南县西南。明末移下

  • 鸣皋山

    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。一名九皋山。昔有白鹤鸣其上,故名。《元和志》 卷5陆浑县: 明皋山 “在县东北十五里”。李白 《鸣皋歌送岑徵君》:“若有人兮思鸣皋,阻积雪兮心烦劳。” 《续资治通鉴》: 南宋建炎二

  • 美水

    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黄河支流郁思兔河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 登国七年 (392),帝拓拔珪灭卫辰,游 “北之美水。三月甲子,宴群臣于水滨,还幸河南宫”。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西南黄河支流都思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