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原

中原

即中土、中州。先秦时代已有雒邑(今河南洛阳市)和陶(今山东定陶)是天下之中的说法,后来华夏族活动范围扩大,古豫州仍被视为九州之中,称之为中原。故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,如《明实录》:永乐十四年(1416),“伏维北京,南俯中原”,即是。而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、下游地区;如《宋史·李纲传》:“自古中兴之主,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。”或指整个黄河流域而言,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当将率三军,北定中原。”


地区名。即中土、中州,以别于边疆地区而言。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。先秦时代已有雒邑(今河南洛阳市)和陶(今山东定陶县)是天下之中的说法,其后华夏族活动范围扩大,古豫州仍被视为九州之中,故称此地为中原。《明实录》永乐十四年(1416年):“伏维北京,南俯中原。”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、下游地区。《宋史·李纲传》:“自古中兴之主,起于西北,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。”或指整个黄河流域而言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。”在南北分裂时期,常以此和江东等词相对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砦

    在今广西罗城么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西二十里。南宋嘉熙元年 (1237) 天河县迁治于此。

  • 桑耶寺

    又译为桑伊寺、桑鸢寺。藏语意为 “无边无际”、“存想”。在今西藏扎囊县东北三十八里桑耶乡南,雅鲁藏布江北岸。建于唐大历十四年(779)。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。10世纪后成为喇嘛教宁玛派 (红

  • 底庙镇

   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五十里底庙乡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三水县北有底庙镇。在陕西省旬邑县西北部。面积80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底庙街,人口960。相传此地沟边崖下有一寺庙,故名。明、清时为

  • 淮南西路

    简称淮西路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(976)分淮南路西部置,至道三年 (997) 复与淮南东路合为淮南路,熙宁五年 (1072) 又分淮南路西部置,治所在寿州 (今安徽凤台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、和县以

  • 富沙寨

    在今广东惠东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 惠州府》: 富沙寨 “在归善县东,旷野数十里。南临江,北阻金斗水,元季土豪刘守正尝据此”。

  • 金坑寨

   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北金坑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 金坑寨 “在县西百六十里。正德三年置,有小城,为戍守之所”。

  • 下阿坝阿羌寨

    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(下阿坝)。清雍正元年(1723)置下阿坝阿羌寨土千户。

  • 水岩山

    在今贵州荔波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河池州荔波县:水岩山“岩穴幽胜,水出其中,因名”。

  • 盘道梁堡

    在今山西宁武县东五十里盘道梁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崞县: 盘道梁堡 “在宁武关东百里,有新旧二城,旧城创筑于嘉靖三十二年,万历十三年增修。二十三年以旧城地势低洼,又改筑新城于边内,周 一里有奇”。

  • 关岭

    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天台县:关岭“在县西北四十里,与新昌县分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