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大河
①在今浙江宁波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定海县:中大河在“县西三十里。源出慈溪之丈亭渡,由夹田桥过茅洲、化纸二闸,直达城西,亘五十里。昔时贯串城中,由城东入海,永乐以后由城西南新闸入浃口江”。
②在今浙江象山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象山县:中大河“在城南。会县境三十六涧之水,灌上洋田六万余亩,至县西南十五里灵长碶入于海”。
①在今浙江宁波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定海县:中大河在“县西三十里。源出慈溪之丈亭渡,由夹田桥过茅洲、化纸二闸,直达城西,亘五十里。昔时贯串城中,由城东入海,永乐以后由城西南新闸入浃口江”。
②在今浙江象山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象山县:中大河“在城南。会县境三十六涧之水,灌上洋田六万余亩,至县西南十五里灵长碶入于海”。
在今台湾省台北市北,北投区东南。清乾隆十七年(1752)淡水同知为划定汉人与高山族人土地界限,曾立石碑于此,闽人转音名石牌。区片名。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部偏西。人口 7700。明代散居周围的农民,为
南齐置,属海昌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、信宜二市县境。梁以后废。
在今广西平南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平南县: 蓝峒山 “山多窍穴,有蓝峒村。又有石脚岩,相传岩通勾漏”。
北宋置,属聊城县。即今山东聊城市东南四十里王官庄。古镇名。金置,在今山东省聊城市东南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博州聊城县有王馆、武水二镇,即此。
东晋高僧罽宾创建,即今广东广州市光孝寺。
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当在今四川德昌县境。后废。
又名宋国。东汉建初四年(79)改新郪县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太和县北六十里倪丘镇附近。三国魏改为宋县。
即长宁镇。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临河镇。在安徽省肥东县南部。面积49.9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临河,人口5200。旧名长宁市,以长宁河得名,宁、临音近,演为今名。1949年设长临河乡,195
唐置,在今陕西略阳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2兴州顺政县:“兴城关,在县南五里。”在今陕西省略阳县南。唐属顺政县。
即今安徽定远县东六十里池河镇。清置池河巡司于此。(1)在安徽省定远县东部。面积103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池河,人口1.1万。以临池河得名。古为驿站。河上有太平桥和大闸将东西两岸连成一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