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路中右翼末旗
即赛音诺颜部中右翼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图斯哈勒图黑德东。
即赛音诺颜部中右翼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图斯哈勒图黑德东。
一名甑山。在今湖北汉川县东南,汉水南岸。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吴伐楚,楚子常“乃济汉而陈, 自小别至于大别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川县:小别山“县南十里。山形如甑,亦名甑山”。古山名。见“甑山”。或以为
在今浙江慈溪市南龙南乡。宋 《嘉泰会稽志》 卷10引 《旧经》 云: “昔人迷失道,忽有二人执烛夹溪而行,因得路,故名烛溪。” 南宋时湖周一百五十里,明时减至周二十余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余姚县:
即鸿固原。又名杜陵原。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73京兆万年县:“有少陵原,则汉宣许后陵。”《类编长安志》卷7:少陵原“在今咸阳县南四十里,南接终山,北至滻水,西屈曲六十里,入长安县界,即
即今内蒙古公格尔音郭勒。《清一统志·克什克腾》:公姑尔河“在旗(旧驻地在今克什克腾旗东南瑞芝乡)西北二百二十里。源出巴彦朱尔克山,西南流,入捕鱼儿海(达里诺尔湖)”。
即今蒙古国科布多东之扎布汗河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永元二年(90),中郎将耿潭、左谷蠡王师子等击北匈奴出鸡鹿塞,“至涿邪山,乃留辎重,分为二部,各引轻兵两道袭之。左部北过西海至河云北,右部从匈奴河水
1934年改连阳化瑶局置,驻连州(今广东连州市)。1939年迁三江镇(今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)。1942年改置连南县。1934年析连县、连山、阳山三县地置(县级),治今广东省连州市连州镇,1939年迁今
在今湖南石门县东南。为九澧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一》: 道水 “东北流至州东入澧水”。
①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南十里大陵庄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司马乌为平陵大夫。”即此。②西汉昭帝刘弗的陵墓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十三里,故平陵城北二里。《汉书·昭帝纪》:元平元年(前74),“葬
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与江口县交界处之梵净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武陵郡辰阳:“三山谷,辰水所出。”
即今山西岚县西普明镇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二》 “东村镇” 条下: 普明镇 “在县 (旧治)南”。在山西省岚县中西部。面积154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普明,人口3000。原名川庄,传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