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洺镇
北宋置,属永平县。即今河北永年县。宋范成大 《临洺镇》 诗自注: “去洺州三十里,洺酒最佳。”
北宋置,属永平县。即今河北永年县。宋范成大 《临洺镇》 诗自注: “去洺州三十里,洺酒最佳。”
即今四川巴塘县。清于此置巴塘宣抚司。
即下郦。在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。《汉书·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》作“下鄜”。
即今河北顺平县西南曲逆河,为清水河南源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曲逆县:“有苏水,亦东入濡。”《水经·滱水注》:苏水“出(曲逆)县西南近山,东北流径尧姑亭南, 又东径其县入濡”。又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 “
唐、宋乌蛮部落之一。居处中州(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)。元至元十年(1273)内附,十四年(1277)置中州。大理置,治今四川省雷波县西南瓦岗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置中州,二十二年降为中县。
南齐侨置,属南汝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。后废。
北魏正始元年(504)于故汉昌县置,治所即今四川巴中市。延昌三年(514)于郡置巴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巴中市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魏正始元年(504年)析归化、北水二郡置,治梁广县(北周改化成县,今巴中市)
即今浙江湖州市西南棣溪镇。清乾隆三十九年 (1774) 设巡司于此。
在今山西永济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蒲州: 峨眉原 “在州东五里。自西而东,绵亘逶迤,跨临晋猗氏之境”。
亦称大良城。南宋淳祐三年(1243)建,为广安军治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八十里大良乡。咸淳二年(1266)改为宁西军治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至元三年(1266),“千户散竹带以嗜酒失所守大良平”。即此。
北齐改北弋阳县置,为弋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南潢川县。隋属弋阳郡。唐初为弦州治。后为光州治。明洪武初省入光州。古县名。本南弋阳县。北齐时与北弋阳县合并后改名置,治今河南省潢川县。北齐、北周为弋阳郡治。唐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