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城县
①西魏恭帝二年(555)置,属晋寿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。一说在今旺苍县西南冯家坝。隋属义城郡,义宁二年(618)改为义清县。
②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南义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南。天宝初属连城郡。乾元中废。
古县名。(1)西魏置,治今四川省旺苍县西南冯家坝。属晋寿郡。隋大业初属义城郡。义宁二年(618年)改义清县。(2)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。属义州。乾元中废。
①西魏恭帝二年(555)置,属晋寿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。一说在今旺苍县西南冯家坝。隋属义城郡,义宁二年(618)改为义清县。
②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南义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南。天宝初属连城郡。乾元中废。
古县名。(1)西魏置,治今四川省旺苍县西南冯家坝。属晋寿郡。隋大业初属义城郡。义宁二年(618年)改义清县。(2)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。属义州。乾元中废。
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南桥东乡。清同治《南昌府志》 卷4丰城县: 桥东墟 “在县南三十里”。
1934年日伪置,属黑龙江省。驻地在红花梁子(今内蒙古阿荣旗西红花梁子镇)。1941年迁驻那吉屯(今阿荣旗驻地那吉镇)。1945年划归兴安省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,属呼伦贝尔盟。1969年划归黑
又作三达奔棍、桑达木贡、萨木达博木关。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山扎区普宗乡驻地桑达本贡。为旧日康、卫分界处。清乾隆《西藏志·程站》:“自察木多由类乌齐草地进藏路程”经三大偏关。
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北之尧王山。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:尧水“出剧县南角崩山,即故义山也。俗人以其山角若崩,因名为角崩山,亦名为角林山,皆世俗音讹也”。
在今河南杞县东南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至德元年 (756),张巡守雍丘,夜袭敌于白沙涡,“还,至桃陵,遇赋救兵四百余人,悉擒之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杞县东南。唐至德初张巡守雍丘,击安禄山军于白沙涡,还
一作叙浦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辰州。治所即今湖南溆浦县。元属辰州路。明、清属辰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西部沅江中游。属怀化市。面积3438平方千米。人口84
即今陕西蓝田县东青坪。1946年7月当地解放后先后设蓝雒办事处、蓝雒县治此。
①在今安徽黟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黟县: 黄堆山 “在县北三十里。高十余里。绝顶平坦”。②在今陕西大荔县西。《新唐书·代宗纪》: 广德元年 (763),“党项羌寇同州,郭子仪败之于黄堆山”。即此。
金改青州置,为山东东路治。治所在益都县 (今山东青州市)。辖境包括今山东青州、临朐、寿光、广饶、博兴等市县及淄博市的临淄附近地。元改为益都路。金改青州置,治益都县(今山东青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博兴
亦名铜梁山。在今四川铜梁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3铜梁县:“以小铜梁山为名。”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小铜梁山“在铜梁县西北六十里。《元和志》:铜梁县取山为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