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义阳郡

义阳郡

①三国魏文帝时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安昌县(今湖北枣阳县南)。后废。东晋末改义阳国复置,移治平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南朝宋属南豫州,后为司州治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与信阳、罗山二县和桐柏县东部及湖北随州、广水二市、大悟县部分地。南齐改为北义阳郡。梁为司州治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改为义阳郡,为南司州治。北齐为郢州治。北周为申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三年(607)改义州为义阳郡。治所平阳县亦改为义阳县。唐初改为申州。天宝元年(742)复改义阳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为申州。

②西晋太康九年(288)改义阳国置,治所在新野县(今河南新野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、信阳二市与新野、唐河、桐柏、信阳等县及湖北随州、枣阳、广水等县市地。永宁元年(301)改为新野郡。

③东晋分南平郡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南。南朝宋改为南义阳郡。

④南朝梁普通六年(525)置,属巴州。治所在义阳县(今四川巴中市西南恩阳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巴中市西南部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
⑤南朝梁置,为北江州治。治所在义阳县(今湖北黄陂县北七十里木兰山北)。隋废。

⑥东魏天平四年(537)改郢州置,属豫州。治所在真阳县(今河南正阳县北)。北齐废。

⑦即白马义阳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。


(1)三国魏文帝置,治安昌县(今湖北枣阳市南)。属荆州。寻废。(2)东晋末改义阳国置,治平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南)。南朝宋属南豫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信阳、罗山等市县和桐柏县东部,湖北省广水、大悟、随州等三市县部分地区。后为司州治。南朝齐改北义阳郡,梁复旧。东魏末为南司州治。北齐为郢州治。北周改名宋安郡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又分别改义州、申州为义阳郡。地当南北交通要冲;有平靖、黄岘、武阳三关之险,为东晋、南朝北边要郡。(3)东魏天平四年(537年)改郢州置,治慎阳县(今河南正阳县北)。属豫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正阳县地。北齐废。(4)南朝梁普通六年(525年)析阆中县置,治义阳县(今巴中市西南恩阳镇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巴中市西部地区。属巴州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箕屋山

    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一百里五山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 “潍水导源潍山。” 东汉许慎 《说文》: “吕忱云: 潍水出箕屋山。” 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: “维出覆舟。” 盖一山而异名。

  • 休宁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海宁县置,属歙州。治所在南当水口山上(今安徽休宁县西三十里渠口乡)。取旧县名休阳、海宁首尾各一字为名。大业三年(607)为新安郡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)仍属歙州。七年(624)

  • 犍为县

    ①南朝梁改武阳县置,属西江阳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山县西北五里。西魏改为隆山县。②隋开皇三年 (583) 改武阳县置,属戎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十五里岷江东岸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犍为县: “因 (犍

  • 翁溪

    亦作翁水。当今广东英德市西北之波罗河。《水经·洭水注》: “洭水东南,左合翁水。水出东北利山湖,湖水广圆五里,洁逾凡水。西南流注于洭,谓之翁水口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95英德府: 翁溪 “在浛光县西四

  • 特尔德尼城

    亦作德勒德尼城。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黑龙江岸。乾隆 《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图》: 文苏苏河口北有 “德勒德尼城”。清陈仪 《陈学士文集》 卷10萨布素传: 康熙二十二年 (1683),“公别以

  • 大路坡墟

   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南大坡镇。清光绪《茂名县志》卷2:县东“六十五里大路坡墟”。

  • 里仁集

    即今江苏泗阳县东北五十里里仁乡。清乾隆《淮安府志》卷5:桃源县有里仁集。

  • 休纳县

    蒙古至元七年(1270)置,后为新兴州治。治所即今云南玉溪市。元至元中废入州。1914年改新兴县复置,属云南滇中道。治所即今云南玉溪市。1914年《地学杂志》第45期载,“查该县县治旧为休纳县城,元初

  • 勋州

    ①唐天祐元年 (905) 改辩州置,治所在石龙县 (今广东化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市及广西陆川县部分地。五代南汉复改为辩州。②唐置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通州镇。南宋后废。

  • 东浦市

   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东浦镇。清乾隆《绍兴府志》卷7《市》:东浦市“去县西北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