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乌恰县

乌恰县

1938年改乌鲁克恰提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在黑孜围(今新疆乌恰县)。

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西南部、天山南脉与西昆仑山接合部。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。面积1.8万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,其中柯尔克孜族占73.5%,维吾尔族占19.9%。辖2镇、9乡、1牧场。县人民政府驻乌恰镇。“乌恰”为“乌鲁克恰提”简称,柯尔克孜语意为“大卡子”或“大山口”。1913年由疏附县析置乌鲁克恰提分县。1929年析置乌鲁克恰提设治局。1944年置乌恰县,隶喀什行政区。1954年划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区,1956年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。县境以山地为主,南北为高山,地势向东倾斜,克孜勒河及其支流均向东流。绿洲总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0.3%,天然牧场占81.63%。县境海拔由河谷的 1760 米到西南部高峰昆盖山6146米。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。以牧业为主,主要畜种为山羊、绵羊、马、骆驼、牦牛等。农产有小麦、青稞、蚕豆、豌豆、胡麻、油菜等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石灰石、硫黄、铜、天青石、石膏、黄金等,其中煤、石灰石储量较大。有采煤、炼焦、发电等工业,并有农牧产品加工和民族手工业。吐尔尕特口岸为南疆重要公路过货口岸,有阿乌公路,东接314国道,喀吐公路通过县境东部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林

    哈剌和林的简称。突厥语 “黑砾石” 之意。为蒙古国国都。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载: “和宁路始名和林,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为名城。” 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十五年 (1220

  • 黄荆港

    在今湖南临湘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临湘县: 黄荆港在 “县 (治今岳阳市东北陆城镇) 南五十五里。源出县南百里之浆山,北流经县东聂家市,会清江口入大江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东至县南部、龙泉河东岸

  • 圣水寺

    ①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马家咀乡。明嘉靖时建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》:圣水寺“在南郑县(今汉中市)东南三十里。寺有五色泉。一泉黑色,在佛座下;四泉在泉东西。天旱祷雨辄应”。②在今四川内江市区西壕子口路东侧。

  • 中路中右翼末旗

    即赛音诺颜部中右翼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图斯哈勒图黑德东。

  • 三官寺

    亦名三官台。即今湖南慈利县西九十里三官寺乡。三国吴置溇中县于此。集镇名。在湖南省慈利县西部、烂船溪汇入索水处。三官寺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600。始名三官坛,以有祀天官、地官、水官三神坛得名;后建寺,

  • 宴 (醼) 友台 (臺)

    亦名射雉台。在今河北南皮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65沧州南皮县: “醼友台在县东二十五里。《魏志》 云: 文帝为五官中郎将,与吴质重游南皮,筑此台宴友,故名焉。又名射雉台。”

  • 高傒墓

    俗称白兔丘。又称高敬仲墓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东北敬仲镇白兔丘村南。高傒,号白兔,谥敬仲。又称高子。齐正卿。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:“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”。小白自莒返国后,“高傒立之,是为桓公”。“桓

  • 奉先县

    ①唐开元四年 (716) 改蒲城县置,属京兆府。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。以奉祀睿宗陵墓,故名。天祐三年 (906) 改属同州。五代唐还属雍州。后周属京兆府。北宋初属同州,开宝四年 (971) 复名蒲城县。

  • 飞布山

    原名安勒山、布射山,又名主簿山。在今安徽歙县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4歙县:飞布山“在县北。布射水源出焉。旧名主簿山,天宝六年敕改飞布。又按《新安记》云:昔因寇乱,有歙县主簿率百姓保据此山,因名主簿

  • 安西路

    元至元十五年(1279)改京兆府为安西府,次年又改为路。治所在咸宁、长安县(今陕西西安市)。因元世祖封其子莽噶拉于此为安西王,故名。俗称阿儿垛。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,西至眉县,东北至韩城,东南抵商县。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