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城县
1914年改乾县置,属湖南辰沅道。治所即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乾州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53年迁驻所里 (吉首镇),改名吉首县。1982年改为吉首市。
旧县名。原名乾县。因与陕西省乾县重名,1914年改乾城县。治乾州(今湖南吉首市南乾州镇)。1950年迁治所里(今吉首市驻地所里镇)。1953年更名吉首县,仍驻所里。1982年撤销,改设吉首市。
1914年改乾县置,属湖南辰沅道。治所即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乾州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53年迁驻所里 (吉首镇),改名吉首县。1982年改为吉首市。
旧县名。原名乾县。因与陕西省乾县重名,1914年改乾城县。治乾州(今湖南吉首市南乾州镇)。1950年迁治所里(今吉首市驻地所里镇)。1953年更名吉首县,仍驻所里。1982年撤销,改设吉首市。
在今安徽南陵县西北,为漳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南陵县:西港水“源出工山朗陵之南,合诸水北流,经县西,谓之西港,分流自西南水门入城,绕县前过东市为中港,籍山之水合焉。其出西北水门与西港合者,又北为后
①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镇安府》: 武城山 “在向武土州 (治今向都镇) 东四十五里。尖峰峭石,下有小岩”。②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南。《三国志· 魏书 ·邓艾传》: 甘露元年 (256),姜维
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南。为安仁江(今信江)支流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余汗县:“余水在北,至阳入湖汉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50饶州府:余水“在余干县治前,会县之东南诸溪余水,故名。以其三道而
在今四川开江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新宁县:五诰山“在县南五十里。五峰相连,如诰轴然”。
在今山东潍坊市西三十五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北海郡营丘县有“女节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8潍州北海县:女节山“《郡国志》云,北海县节女当齐湣王伐楚,苏浑死焉,有五女终身不嫁,呼父魂葬于此山,因名”。
①又名平山。在今安徽泗县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泗州》: 屏山 “列翠环抱,如屏幛然。一名平山,下有屏山湖”。②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百里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 屏山 “横障水口,屹然如屏”。③又名越王山
①即横山。又名踞湖山、荐福山、五坞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十五里。民国《吴县志》卷19:横山“上有七墩,俗称七子山”。又引康熙《志》云:“山之岭九,九岭各有墩,中空为藏军处。”②在今山东海阳县西南。《寰宇
即一秃河。今吉林中部松花江支流伊通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伊敦河“在(吉林)城西二百九十二里。源出额赫峰,北流出边,东北折会伊勒们河,又东北入混同江”。
在今江西新干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吉州新淦县: 湓山 “在县东六十二里。环拥十二峰,上有紫元洞及王郭、浮邱三仙坛”。《清一统志·临江府》: 湓山 “山有十二峰。高十里,云出则雨”。
即今四川华蓥市西南高兴镇。清光绪《岳池县志》 卷3: 高兴场 “离城九十里,即高店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