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康熙二十四年(1685)建,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九十里竹庆乡更达村竹庆寺。为德格土司五大家庙及康区三大红教寺庙之一。“竹青寺”,藏语意为“大园满寺”。原寺1959年被毁, 1984年修复。
闽江支流。在今福建省中部。上游湖头溪出大田县南,东北流至尤溪县北尤溪口入闽江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7延平府:尤溪“在尤溪县。洲多尤姓,故名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高祖天福七年(942),闽王曦与建州王延政
清雍正三年 (1725)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右翼后旗: “牧地在青海东岸。东至贺尔,南至恰沙图,西至哈拉素布鲁汉,北至库库诺尔。”
一名阌乡水。即今河南灵宝市西双桥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玉涧水“南出玉溪,北流径皇天原西, ……又北径阌乡城西,世谓之阌乡水也”。
亦作淞海。在今广西钦州市南十里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置巡司于此。后移钦州北七十五里小董村 (今小董镇)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南。明洪武时于此置巡检司。
“疏” 又作 “疎”。在今江西金溪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4抚州府: 疎山 “在金溪县西北五十里。唐有何仙舟弃官隐居读书于此,因号书山。其书堂遗址尚存。中和中创为禅刹,额曰白云。南唐改为疎山”。《清
即今长江正源托托河。在青海西南部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河“源出硇什达尔山东北三百余里锡津乌兰拖罗海山,东流四百五十余里入木鲁乌苏”。
明永乐八年 (1410) 置,直隶后军都督府。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。后废。明永乐中置,治今河北省涿州市。属后军都督府。清顺治九年(1652年)省入涿鹿卫。
在今宁夏石嘴山市附近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1:打硙口“在平虏城西北。沿山诸口,虽通虏骑, 尚有险可凭,北则惟打硙,南则惟赤木,旷衍无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平罗所:打硙口在“所北四十里,在镇远关内。为
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北巨山。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 申繻曰,“先君献、武废二山”。杜注: “二山,具、敖也。鲁献公名具,武公名敖。” 《国语· 晋语》: “范献子聘于鲁,问具山、敖山,鲁人以其乡对。献子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