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龙山镇
即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大湾镇(二龙山)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海龙厅图:西南有二龙山。
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北部。面积406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山村,人口3240。因境内二龙山得名。1939年称二龙山村,1945年改第三区,1948年改二龙山区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,1984年改置二龙山镇。产玉米、小麦、大豆等。有农机修造、粮油加工、建材等厂。福前铁路、221国道经此。
即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大湾镇(二龙山)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海龙厅图:西南有二龙山。
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北部。面积406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山村,人口3240。因境内二龙山得名。1939年称二龙山村,1945年改第三区,1948年改二龙山区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,1984年改置二龙山镇。产玉米、小麦、大豆等。有农机修造、粮油加工、建材等厂。福前铁路、221国道经此。
①西汉元封五年 (前106) 置,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。东汉刘熙 《释名》 卷2: “益,阨也,所在之地险阨也。” 东汉应劭 《地理风俗记》 云: “疆壤益广,故名益州。” 辖境相当今四川折多山、云南怒
一作牧护关水、蓝水。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桥河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6: “蓝谷水南自秦岭西流,经蓝关、蓝桥,过王顺山下,水出蓝谷,西北流入灞水。” 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一》 引 《蓝田县志》: “蓝
即西倾山。亦作鲁察布拉山。在今青海东部、甘肃西南部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西倾山 “番名罗插普喇山,近黄河自东折西北之东岸,绵亘千余里”。
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(伯力)北之万丹山。《金史·地理上》 上京路:“其山有长白、青岭、马纪岭、完都鲁。”
即今辽宁朝阳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六家子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朝阳府朝阳县有六家子镇。
在今西藏聂荣县东北白雄和彭尼一带。分上阿扎克族和下阿扎克族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二。见清乾隆《西藏志·外番》。
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北十里。清雍正间尝置松桃厅于山下。
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公元413年,十六国大夏赫连勃勃在此建为都城。乃胡语地名。而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 则称: “勃勃自言: 朕方统一天下,君临万邦,可以统万为名。” 公元427年,被北魏攻取,改
唐置,在今山西榆社县南四十五里与武乡县接界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潞州武乡县: “北有昂车关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复元年 (901),朱全忠将“ (氏) 叔琮入天井关,进军昂车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
即春秋时棐林。在今河南新郑市东二十五里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“从林乡军以至于今,秦七攻魏,五入囿中。” 集解: “徐广曰: ‘林乡在宛县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