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云龙山

云龙山

①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:云龙山,“《志》云,山出云气,蜿蜒如龙,因名。其东南岭有大石佛,俗因谓之石佛山”。

②在今江西瑞金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08瑞金县:云龙山“在县南五十里。约高十丈,山纯石,泉窦甚多,遇旱不涸。南北有二门,最险,可避乱”。

③在今云南牟定县西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 引《旧志》:“延袤二十余里。一名文龙山,一名卧龙山,因武侯遗迹而名。文龙川出其下,一名伏虎箐。”

④在今云南安宁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三泊县:云龙山在“县(今县街)西北十五里。冈峦秀耸,四时苍翠。将雨则云凝其上”。

⑤在今云南蒙自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蒙自县:云龙山“在县东三十里。回环盘束,几数十里。中有石室,可坐千人。又有石洞,足容百人,经行者夜宿其中。其余危峰森束,林箐深广,岩壑幽胜,不可名状。又北为小云龙山,亦奇峭”。

⑥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临安府》“三台山”条下:“云龙山在县东北九十里。一名回龙山。”


在江苏省徐州市南郊。东北—西南走向,长约3千米。由石灰岩构成。最高处海拔135米。东山腰有北魏镌刻的大石佛,唐宋又称石佛山。后以“山有云气,蜿蜒如龙”改今名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云龙山“志云,山出云气,蜿蜒如龙,因名”。古迹有放鹤亭、兴化寺、大士岩院等。西有云龙湖和云龙公园。为风景旅游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雁门道

    1914年由北路道改置,属山西省。治代县 (今山西代县)。1916年移治大同县 (今山西大同市)。辖境约当今山西保德、五寨、宁武、静乐、娄烦、忻州、定襄、五台以北地区。1928年废。1914年6月由北

  • 普鲁岭

    一名左要岭。在今甘肃岷县东北七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0岷州卫: 普鲁岭 “为岷、巩冲要处。或云即左要岭也。宋熙河路总管关师古与刘豫兵战败于此,遂以洮岷地降。今有普鲁岭寨,官军屯戍于此”。

  • 和色尔河

    一名赫色勒河。即今新疆拜城县东克孜勒河,为渭干河支流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70:和色尔河 “源出拜城县东北四百五十里之大达巴尼岭,西流三十里至伯什克摆草场,又西流一百六十五里至阿尔通伙什卡,折而南

  • 七里村

    即今陕西延长县西七里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延长县:西乡大村有七里村。今为延长油矿所在地。

  • 泉林寺

    在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二》: 泉林寺 “寺之左右,皆深林茂树,有大泉十数,渟泓澄澈,互相灌输,会而成溪,是为泗水。……以泗泉在东,又多古林,故曰泉林。相传 ‘子在川上’ 即

  • 希田站

    又作希贤。元置,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南。元《析津志》天下站名:“东洋州百二十(里)土罗火,百三十(里)希田。”

  • 瓮 (甕) 水安抚司

    明洪武初置,属播州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瓮安县西北瓮水司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 改置瓮安县。

  • 峡口

    ①即西陵峡口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二十五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(219),孙权得荆州,以陆逊为右护军、镇西将军,陆逊 “还屯夷陵,守峡口以备蜀”。②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黄河东。《方

  • 鱼孔隘

    即今陕西勉县西南十五里老虎沟。《宋史·理宗纪》: 南宋淳祐三年 (1243),蒙古兵破大安军,“忠义副总管杨世威坚守鱼孔隘,孤垒不降”,即此。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南。南宋淳祐三年(1243年)蒙古军南犯,

  • 江西

    ①隋唐以前,对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的惯称;另外,与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为江东相对而言,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江西皆反”即指此。②唐方镇名。广德二年(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