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台山

五台山

①又名清凉山。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隅。主峰北台顶, 海拔3058米。《寰宇记》卷49引《水经注》云:“五台山五峦巍然, 故谓之五台山。”山中有显通寺、塔院寺、菩萨顶、殊像寺、南禅寺、佛光寺等,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

②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保康县:五台山在“县西北五十里。高耸层峙”。

③在今云南罗平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罗平州:五台山“在州南五里”。

④即今陕西耀县东三里药王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耀州:磬玉山“其顶五峰,亦曰五台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二》:北五台山“五山并峙,顶如平台,东曰瑞应,南曰起云,西曰昇仙,北曰显化,中曰齐天。山有洞曰太元洞,相传孙思邈隐居处。下有洗药池”。


在山西省东北部。东北—西南走向,长约百余千米。由古老结晶岩构成。主要山体在五台县东北。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。五峰高耸,峰顶平坦宽阔,如垒土之台,故称五台。五峰之外称台外,五峰之内称台内,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。五台各有其名,东台望海峰,西台挂月峰,南台锦绣峰,北台叶斗峰,中台翠岩峰。五台之中北台最高,海拔3058米,为华北地区第一高峰,素称“华北屋脊”。山中气候寒冷,每年4月解冻,9月积雪,台顶坚冰累年,盛夏气候凉爽,故又名“清凉山”。山中寺庙林立,青山绿水,风景秀丽。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。明《清凉山志》载,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已有寺庙建筑,相传台怀镇西侧山峰,与古印度灵鹫山相似,故将五台山第一座寺庙称作大孚灵鹫寺(今名显通寺)。此后北魏、北齐、隋、唐及至清末,屡经修建,变化甚大。现存台内寺庙三十九座,台外寺庙八座,建筑壮丽,雕刻精美,彩画塑像遍及各寺。五台山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,隋唐时即已名播诸方。中唐时期五台山图传至日本,后又传到敦煌,绘入敦煌壁画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,辟有国家森林公园。

五台山景区示意图


猜你喜欢

  • 泸河镇

    隋置,在今辽宁锦州市西。一说在今辽宁义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大业七年 (611),炀帝谋伐高丽,“发民夫运米,积于泸河、怀远二镇,车牛往者皆不返,士卒死者过半”。古镇名。隋置,在今辽宁省义县境。大业

  • 或称蔺阳、北蔺。战国赵地,在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。《史记· 赵世家》: 成侯三年(前372),“魏败我蔺”; 成侯二十四年 (前351),“秦攻我蔺”,皆此。古邑名。又作蔺阳或北蔺。《战国策·西周策

  • 裕龙盐井

    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东。清咸丰《开县志》 卷13: 裕龙井 “嘉庆二十年开,煎锅九口”。

  • 下茅墟

    即今广东四会市西北下茆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四会县西北有下茅墟。

  • 隆山县

    ①西魏末改犍为县置,属灵石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彭山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彭山县: “隆山郡以界内有鼎鼻山,地形隆故也。” 北周为隆山郡治。隋属隆山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属陵州,贞观元年(627)

  • 王家场

    在今四川眉山县南十五里永寿镇。清嘉庆《眉州属志》卷2有王家场。

  • 边渡口镇

    即今河北高阳县东南三十里边渡口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高阳县图:东南有西边渡口。

  • 辅岩县

    金兴定三年 (1219) 置,属林州。治所在水冶村 (今河南安阳县西四十里水冶镇)。蒙古至元二年 (1265) 废入林县。四年 (1267) 复置。六年(1269) 废入安阳县。古县名。金兴定三年(1

  • 冉庄

    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三十里,清水河北岸。1942年侵华日军向冀中平原进行“五一”大扫荡,实行灭绝人性的“三光”政策,冉庄人民挖掘地道抗日,终于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防战结合的完整体系,给日军以沉重打击。

  • 车里克河

    即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库尔契利克河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“伊犁河既会察林西北流百里而近径托博罗尔山南,又西北流径布喀岭北,凡百余里,车里克河自南来入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