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伊是

伊是

战国赵地,在今山西安泽县东南。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齐、魏亦佐秦伐邯郸,齐取淄鼠,魏取伊是”,即此。汉置陭氏县。


古邑名。又作伊氏。战国赵邑。在今山西省安泽县南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齐、魏“佐秦伐邯郸,齐取淄鼠,魏取伊是”,即此。西汉置陭氏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律高县

    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弥勒县南一百里朋普。三国蜀废。西晋咸宁元年 (275) 析修云、俞元二县复置,为兴古郡治。东晋郡治他移,仍属兴古郡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

  • 和川水

    亦名和水、始阳河。即今四川天全县南之天全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77荣经县: 和川水 “在县北九十里,从罗绳岩古蛮州东流来”。《清一统志 ·雅州府一》: 和川水,“ 《旧志》: 水在司治前。源出蛮界,东流入

  • 牙里堡

   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北牙城镇。明嘉靖中,清湾巡司移驻于此。

  • 落漠水

    即今河北平乡县西南,南和、任县东之留垒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59平乡县: “落漠水在县西南十八里,古薄洛津也。语讹,故为落漠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》: 落漠水 “一名刘累河。俗亦称牛尾河。自鸡泽县流入县

  •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

    在今西藏江孜县城宗山上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西藏爱国军民为抗击英国侵略军,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。围墙以石块筑成,高5—8米,宽4米。当时英军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,西藏军民誓死抵抗

  • 包水

    亦作泡水、苞水。在今江苏丰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山阳郡平东侯国:“包水东北至沛入泗。”

  • 两河口

    ①即今安徽六安市西南西河口乡。当东淠河与西淠河汇流处,称西两河口。清同治《六安州志》卷5:两河口在“州南八十里”。②亦称东两河口。即今安徽六安市南东河口镇。明万历《六安州志》卷2《津渡》:两河口在“城

  • 土默特右旗

    又称西土默特。清置,属卓索图盟。旗府驻地在黑城子(今辽宁北票市东北黑城子)。简称土右旗。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、黄河北岸。属包头市。面积2284平方千米。人口34.9万,有蒙古、汉、满、回等民族。辖3镇、

  • 克里雅

    一名克勒底雅。即今新疆于阗县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4:“洛浦之东三百七十八里为于阗,于阗治克里雅城。”又作克勒底雅。清光绪九年(1883年)于此置于阗县,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。

  • 女儿河

    ①集镇名。即今辽宁锦州市西南女儿河乡。旧为京奉铁路通裕支线的起点。②即今辽宁葫芦岛市北、锦州市南女儿河。为小凌河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一》:女儿河“在锦县西十八里。派出边外土默特界,名乌馨河,东流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