伍隍场
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五隍镇。清光绪《资州志》卷3资阳县:万寿场“即五皇场,在县八十里”。民国《资阳县志稿》卷1:伍隍场“以有五隍庙得名。旧名万寿场,亦以万寺庙得名。……明代旧场”。
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五隍镇。清光绪《资州志》卷3资阳县:万寿场“即五皇场,在县八十里”。民国《资阳县志稿》卷1:伍隍场“以有五隍庙得名。旧名万寿场,亦以万寺庙得名。……明代旧场”。
即今江苏吴县东北太平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长洲县记:“城东北有太平桥(镇)。”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吴县东北有“太平桥镇”。(1)在湖北省红安县南部。面积75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五里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百门陂“方五百步,在共县故城西”。《元和志》卷16共城县:百门陂,“百姓引以溉稻田,此米明白香洁,异于他稻,魏、齐以来,常以荐御。陂南通漳水”。
①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临河县置,属隰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2永和县:“以县西永和关为名。”大业初属龙泉郡。唐属隰州。武德二年(619)移治仙芝谷西(即今永和县), 为东
一作云际水。在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罗定州:云霁水“源出云霁山,委曲西流, 有抱水流合焉, 又西北入于泷水”。
①东汉置,属酒泉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东南石油沟附近。北魏废。②1929年改同宾县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延寿县。取蚂蜒河与长寿山各一字为名。1945年划归松江省。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。(1)
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四十里百丈镇。民国《名山县志》卷1:“县东百丈场,三面环山,二水绕护。唐、宋俱设县治。逊清分住绿营。咸丰时,滇(指兰大顺、李永和义军)匪入寇。近年则防地互争,靡不堵御于此。战如败北,
即今湖北武昌县 (纸坊镇) 西南五十四里法泗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江夏县 (今武汉市武昌区) 西南有法泗洲市。
辽清宁中 (1055—1064) 置,为宁江州治。治所在今吉林松原市东三岔河镇东北石头城子。金初废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吉林省扶余东石头城子。为宁江州治。金废。
1936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宁陵、睢县二县合置,治所即今河南睢县。1937年撤销,复置宁陵、睢县。1936年由宁陵、睢两县合置。治今河南睢县驻地城关镇。1937年裁撤,分别复置宁陵、睢两县。
在今广东龙门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二》: 龙门寨,“ (明) 弘治中建县,徙巡司于县东黄沙坳,分立水西、晶溪等十八寨于县境。本朝改诸寨为堡,总立龙门寨以统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