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子冈河
指今四川汶川县西之岷江。以江西保子冈为名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威州: “宣德三年六月迁于保子冈河西,十年六月又迁于保子冈河东千户所城内。”
指今四川汶川县西之岷江。以江西保子冈为名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威州: “宣德三年六月迁于保子冈河西,十年六月又迁于保子冈河东千户所城内。”
亦名绢村隘。为凭祥州三隘之一。在今广西凭祥市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凭祥州: 绢隘,“《图经》 云: 在州西。其南又有岌口隘,又镇南关旁有南关隘,所谓州有一关三隘也”。
在今山东惠民县南五十里。即古聂家口。以聂索河而得名。古镇名。在今山东省惠民县南。宋时河决聂家口,即在其地。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在今陕西凤翔县东五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二年(756),肃宗驻凤翔,安禄山“游兵至太和关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肃宗驻凤翔,安守忠攻武功,分兵略至太和关,凤翔大震。
①亦名谢安墩。在今江苏南京城内北隅。宋张敦颐 《六朝事迹编类》 卷6: 谢公墩 “在半山报宁寺之后,基址尚存。谢安与王羲之尝登此”。李白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》 诗有 “冶城访古迹。犹有谢安墩” 句。
即岭南。又称领表、领外。指五岭以南地区。即“岭南”。
即今吉林榆树市西北弓棚镇。《吉林乡土志》:“相传该地始有居民时,系由关内移民,某氏首先以柳木做成弓形之草棚, 以为住所, 因以命名焉。”
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)置,属宁德县。在今福建宁德市西。寻废。
在今湖南双牌县西南鸣水岭。宋本 《寰宇记》 卷116永州零陵县: “鸣水栅在州南一百一十四里,以延载年中置。所谓鸣水者,有水从石崖而出,悬空数十丈而落,下注盘石,其声闻于数里,故曰鸣水。今为镇矣。”
一名漫天岭、藁本山。在今四川广元市北三十五里,与小漫天岭相连。山高路险,孟知祥于此置大小漫天二砦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清泰元年(934),山南两道节度使张虔钊降蜀,孟知祥遣“宁江节度使张业将兵一万屯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