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义县
唐大历三年(768)改临源县置,属桂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兴安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62兴安县:“土将万重光诱临桂等九县构逆,唯临源县独守臣节,改为全义县。”五代晋开运三年(946)改为德昌县。南汉复为全义县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)改为兴安县。
古县名。唐大历三年(768年)改临源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。属桂州。五代晋改为德昌县。为溥州治。北宋初复为全义县,仍属桂州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改为兴安县。
唐大历三年(768)改临源县置,属桂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兴安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62兴安县:“土将万重光诱临桂等九县构逆,唯临源县独守臣节,改为全义县。”五代晋开运三年(946)改为德昌县。南汉复为全义县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)改为兴安县。
古县名。唐大历三年(768年)改临源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。属桂州。五代晋改为德昌县。为溥州治。北宋初复为全义县,仍属桂州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改为兴安县。
即泠口。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蕲州镇东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又东,得铜零口,江浦也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晋建兴元年 (313),杜弢 “退保泠口”。胡三省注谓泠口应为铜零口。
在今安徽霍山县西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霍山县:三回山“一名三曲山。中有小港,达县治,水随山势萦回三湾,因名”。
明置,即今甘肃岷县东申都乡。
亦名黄浒水、黄虎川。即今四川射洪县东南之洋溪河。《寰宇记》卷82通泉县: 黄浒水 “源从盐亭县东南,流入通泉县合涪江”。
西汉改博阳县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。北魏改名博平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旧县。初为泰山郡治。后属泰山郡。东汉、晋、宋不改。北魏改名博平县。
1913年改晋州为县,属直隶保定道。治所即今河北晋州市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晋州改置,治今河北省晋州市晋州镇。1958年与深县合置晋深县,同年并入束鹿县。1961年复置晋县。19
即今云南镇雄县东北母享镇。民国有县佐驻此。在云南省镇雄县东部。面积98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母享,人口 3740。母享,系彝语“母雄”的变音,“母”为马,“雄”为官,意为“征集战马的
即神投海口。在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峨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2安南建平府: 神符海口“在府南境,义兴城南。永乐十年,张辅等讨陈季扩,破之于神投海口。……神投或曰即神符海口是也”。
在今江西婺源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徽州府婺源县: 浙源山 “在县北七十一里。一名浙岭。高三百余仞,周二十五里。婺源诸水多西入鄱阳,惟此山之水东会休宁、祁门、黟县诸水,至歙浦,又会织溪、歙县之水,赴
在今河南汤阴县南二十五里。明崇祯八年(1635) 筑城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在河南省汤阴县西南部。面积151平方千米。人口5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宜沟,人口 8850。因宜师沟流经此地得名。1958年建公社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