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元府
唐兴元元年(784)改梁州置,治所在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东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汉中市及南郑、勉县、城固等县地。南宋嘉定二年(1209)随南郑县移治今汉中市。元改兴元路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兴元府。寻改为汉中府。
唐兴元元年(784年)升梁州置,治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东)。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城固县以西的汉水流域。唐为山南西道治所,宋为利州路、利州东路治所。南宋嘉定二年(1209年)与南郑县同移治今汉中市。元升为兴元路。
唐兴元元年(784)改梁州置,治所在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东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汉中市及南郑、勉县、城固等县地。南宋嘉定二年(1209)随南郑县移治今汉中市。元改兴元路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兴元府。寻改为汉中府。
唐兴元元年(784年)升梁州置,治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东)。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城固县以西的汉水流域。唐为山南西道治所,宋为利州路、利州东路治所。南宋嘉定二年(1209年)与南郑县同移治今汉中市。元升为兴元路。
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九江镇南西江中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州府》: 海目山 “在南海县西南一百四十里九江海中,两岸并立,其形如目,麓多奇石”。
黄河最大支流。在今陕西中部。源出甘肃渭源县西南鸟鼠山,东流经陇西、武山、甘谷、天水诸县市,横贯陕西渭河北原,南纳斜、涝、丰、浐、灞诸水,北会泾水、洛水,在潼关县入黄河。长787公里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
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北五十里,与黄平县接界。明郭子章《黔记》卷5:平越府东北境有“打铁关”,旧有外委驻守。
清置,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三间房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3哈密:三间房卡伦“距城四百六十里”。清末废。
即今河南永城市西南四十六里裴桥乡。清光绪 《永城县志》 卷15 《灾异志》: 咸丰三年 (1853)正月,“刘白鸭率百余人作乱于裴桥”。在今河南省永城市西南。清咸丰二年(1852年)亳州捻军首领刘白鸭
即今贵州晴隆县东哈马乡。《清一统志·兴义府》 “保甸铺” 条下: 安南县 (今晴隆县) 境又有 “哈马铺” 等,皆戍守处。
一名阿足洞。俗名阿脚洞。在今贵州大方县西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 引《贵州通志》:“石径纡回,奇险难入,洞口一潭,颇深广。以筏度入,数十里中,可藏万人。”
在今北京市西南。《宋史·宋琪传》:北宋端拱二年(989)将伐辽,宋琪建言:“出安祖砦,则东瞰燕城,裁及一舍,此是周德威收燕之路。”
①一名鱼儿泺、答儿脑子、答儿海子。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。②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界与蒙古国东方省交界之贝尔湖。《元朝秘史》 卷1: “捕鱼儿海子、阔连海子两个海子中间的河名兀儿失温。” 《明
在今福建浦城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建宁府》: 南浦溪 “即建溪之上源也。源出浦城县西北渔梁山,南流经县城东,又绕而南,西南流入瓯宁县界,合建阳县之建溪水,曰双溪口。其下流总曰建溪”。在福建省北部。为闽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