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和直隶厅
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以丰镇厅二道河巡司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兴和县。1912年改兴和县。
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以丰镇厅二道河巡司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兴和县。1912年改兴和县。
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医巫闾山下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营州柳城县:“有东北镇医巫闾山祠。”
即今山西安泽县治。1949年安泽县迁治于此。(1)在山西省安泽县中西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328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府城,人口 3020。自唐代起历为县治。1949年属安泽县一区,1
在今山西屯留县东南驼坊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 “寺底镇” 条下: 驼坊镇“在县东南二十五里”。
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46安邑县:“玉钩山在县东北二十里,其山东西一十里,势如玉钩,因此为名。”
①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二十里。有高明市。民国 《天台县志稿》 卷6引 《方外志要》: 高明山“在县东北二十里幽溪之上,智者讲经,佛陇风吹经去,寻至此,遂建刹焉”。②在今湖南怀化市境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1沅
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(一说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)。以冯水得名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冯水“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,其水导源冯溪,西北流,县以讬名焉”。三国吴属临贺郡。南朝宋
在今江西南丰县东一里。唐开元间于此置南丰县。后徙废。
在今河北隆尧县西尧山东麓。为唐昭义镇所置戍守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会昌三年 (843),刘稹以泽潞叛,诏诸道兵进讨,“王元逵奏拔宣务栅,击尧山; 刘稹遣兵救尧山,元逵击败之”。在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北。《
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改北宕渠县置,为盐亭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盐亭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33盐亭县: “以近盐井,因名。” 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四川卷下: “梁大同间名,以地多盐井,据盐亭而创县也。
明初改元吾纳忽站置,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乌拉浑河东祥顺乡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兀剌忽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