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福镇

兴福镇

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南兴福镇。清道光《博兴县志》:东南有兴福镇。


(1)在山东省博兴县东南部。面积4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兴福,人口1.9万。村始建于西汉初,后因村南建洪福寺,故名兴福庄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曾名兴福街。清初改名兴福镇。1946—1957年设兴福区,1957年改乡。1958年成立兴福公社,1961年复区,1968年复为公社。1984年建兴福乡,1985年建镇。主产玉米、大豆、小麦、棉花,兼产甘薯、谷子、高粱、芝麻、蔬菜等。有制胶、建筑、建材、运输、厨房设备、工艺美术、黑白铁加工、扫帚加工等业,有编制簸箕、笸箩等传统手工业。博临公路经此。新建洪福园为黄河下游最大的碑林,汇集中外各界名人真迹。有新石器时代晚期村高古遗址。建有王桥烈士纪念亭。(2)在广东省蕉岭县中部、洋稠嶂北侧。面积55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谢陂桥,人口 3320。因曾有兴福寺,镇由此得名。1949年设兴梅乡。1958年属梅县红旗二社,1962年属蕉岭蕉城公社,1976年改称东方红公社。1981年分设东方红、红岗两公社,1984年合设兴福区。1986年建乡,1993年设镇。地处蕉岭盆地中部的石窟河平原和丘陵区。主产稻,是县粮食主产区之一。建有两座水库和水电站。有建筑、水电、农副产品加工、石灰、砖瓦、家具等业。石窟河段设木材放运码头。205国道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端门

    十六国前凉、后凉、北凉都城姑臧城 (今甘肃武威市城) 禁城的正门。《晋书· 吕纂载记》曰: 吕绍 “遣武贲中郎将吕开率其禁兵距战于端门”。

  • 舜祠

    在今山东济南城南门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泺水 “出历城县故城西南……城南对山,山上有舜祠”。即此。

  • 十八路

    宋太宗末年分境内为十五路。至真宗时又分西川、峡路(即峡西)为益州(成都府)、梓州、利州、夔州四路,江南为江南东路、江南西路,共为十八路。经仁宗、英宗至神宗初年不变,为北宋一代维持最久的路制。北宋至道三

  • 浮图峪

    在今河北涞源县东三十里铁岭下。路出紫荆关。明景泰二年 (1451) 建城,设守备。清设把总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广昌县: 浮图峪,“嘉靖中,俺答突犯,游击陈风、朱玉率宁夏、固原兵来援,乃却,追过浮

  • 灰亦儿千户所

    又作灰亦儿等处怯怜口千户所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置,属海西辽东哈思罕等处鹰房诸色人匠怯怜口万户府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东北金城乡古城村。后废。

  • 广南府

   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广南西路宣抚司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。清乾隆元年(1736)在府治增设宝宁县。1913年废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改元广南西路宣抚司置,治今云南省广南县。属

  • 百步山

    在今四川芦山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雅州:百步山“在芦山县北四十里。路接蛮界,仅百步,险隘难行”。

  • 区粟城

    即汉西捲县城。在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治西北石杆河与甘露河合流处。《宋书·林邑国传》:元嘉八年(431),“遣楼船百余寇九德,入四会浦口,交州刺史阮弥之遣队主相道生三千人赴讨,攻区粟城不克,引还”。即此

  • 下淡水社

   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南。清康熙间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2:下淡水社“离府治二百四十里”。又作麻里麻仑。在今台湾省屏东县西南,以傍下淡水溪得名。清凤山县丞驻此。

  • 锭钩屿

   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北,西南距北寮半岛奎壁山约六里。清高拱乾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 锭钩屿“屿产紫菜,澎民常往采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