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冷水镇

冷水镇

即今河南栾川县西北四十五里冷水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0:同治三年(1864)二月,“葛承霖驻冷水镇,顾北路”。


(1)在浙江省磐安县西南隅,西、南邻缙云县。面积41.5平方千米。人口 9300。镇人民政府驻田心,人口610。1950年分为缙云县潘潭乡、磐安县雅塘乡,1953年潘潭乡划属磐安县,1956年二乡合置冷水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为乡,1997年置镇。产香菇、茶叶、蚕茧和中药材等。有石英、萤石等矿。商贸兴旺,以香菇贸易为盛,有县最大的香菇市场。公路通县城。(2)在江西省贵溪市南部。面积152平方千米。人口 5900。镇人民政府驻冷水坑,人口 3140。地处武夷山林区高山溪谷中,山高水冷,因名。1950年设冷水乡,后改设垦殖场、林场。1985年复设乡,1993年改设冷水镇。产稻、油菜籽等。为县重点林区。有地板、竹木加工等厂。贵溪银矿驻此。鹰厦铁路、文耳公路经此。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贵南县苏维埃政府旧址。(3)在河南省栾川县中西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冷水,人口290。因山高水凉得名。1974年析建冷水公社,1984年改乡,1995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。矿藏丰富,主要有钼、钨、铅、锌、铜等。钼、钨矿储量大、品位高。有钼选厂、钼铁厂和铅锌矿。公路接洛卢公路。(4)在湖北省钟祥市西部偏南。面积314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冷水铺,人口 3340。早年此地开有小店铺,又有诸山涧冷泉经过,故名。建国初为冷水区。1958年设冷水公社,1987年设镇。西北为山区,东南属丘陵。主产稻,为市重要产粮区之一,兼种油料作物、棉花。矿产有磷石、滑石、高岭土等。有机械、砖瓦、石灰、滑石、磷肥、建材等厂。水力资源较丰富。皂当公路经此。(5)在湖南省宁远县东部、宁远河(冷水)上游。面积197.1平方千米。人口7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冷水铺,人口 2150。镇以驻地冷水铺得名,以其处冷水河岸开铺得名。1950年属第五区,1953年改为第二区,辖冷水、上宜、东城三乡。1958年为东风公社,1961年分为三公社。1982年分别改乡,1995年冷水、东城、上宜、云潭四乡合并建冷水镇。主产稻、甘薯、板栗、油茶。有农机修配、陶器、副食品加工等厂。设有圩场,为蓝山、嘉禾、宁远三县边境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公路通县城。名胜古迹有宋代古泠道城旧址、桃花岩。(6)在陕西省白河县北部。面积114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家塔,人口300。以冷水河得名。1949年设冷水乡,1958年设公社,1984年复设乡。1996年与月儿、川河二乡合并设冷水镇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稻,盛产油桐、芝麻、柿子、龙须草、核桃、柑橘。有铁、石灰石、绿松石、石棉等矿,特产绿松石,为珍贵翠玉,古称碧瑱,又称“月儿石”。襄渝铁路、安白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淯川县

    唐武后久视元年 (700) 置,属羁縻淯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境。后废。

  • 布濮水

    即仆千水。今四川邛崃市南之火井河及南河(邛崃河)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临邛县“有布仆水,从布仆来合文井江”。

  • 管家渡镇

    在今安徽霍山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六安州》: 濛潼湾镇“在霍山县南三十里。相近有管家渡镇”。

  • 吐火罗

    公元前130年前后,大月氏征服大夏,以大夏为臣属。后又灭大夏,建贵霜王朝。西方记载称之为吐火罗,中国仍称大月氏。5世纪后其地为哒所据。6世纪60年代又为突厥所有,突厥派通设呾度设统治吐

  • 清溪山

    ①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南五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45南漳县: 清溪山 “其山高峻。庾仲雍 《荆州记》 云: 临沮县清溪山,山东有泉。晋郭璞为临沮长,常游此,赋《游仙诗》 云: 清溪千余仞,中有一道士,即此也

  • 沲和城

    亦作陁和城。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罗目县: “仪凤三年,又置,治沲和城。”

  • 微阳县

    西晋武帝改建始县置,属上庸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。南朝梁废。古县名。西晋武帝时以建始县改置,治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北,属上庸郡。南朝梁废。

  • 会川都督府

    又名清宁郡。唐南诏置,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会理县东与南至金沙江,西至雅砻江,北抵大渡河。寻改为会同府。北宋大理时改为会川府。南诏置,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石棉、甘格、冕宁、

  • 巴口

   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巴水入江处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巴水“南流注于江,谓之巴口”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南齐永元三年(501),萧衍围郢城,东昏侯遣吴子阳救郢州,“进据巴口”,即此。

  • 梅关

    古名横浦关、秦关。在今广东南雄县北、江西大庾县南大庾岭上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6南安军: 梅关 “植柱揭名于庾岭,以分江、广之境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南雄府保昌县: 梅关 “在大庾岭上。两岩壁立,道